【本報綜合報導】美國對台課徵20%關稅,引發產業震盪。台中市長盧秀燕昨邀中部8縣市首長開會,聯合向中央提出15項解方,包括公開受關稅影響產業清單及台美談判內容、交換條件,利於產業應變;加速普發1萬元,凍漲水電費、強制要求進口農產品標示產地。盧強調,這是建議而非批評,盼中央與地方攜手為台灣產業找出路。
台中市長盧秀燕指出,台灣面臨「雙重災難」,一是中南部豪雨造成災情,二是突如其來的關稅壓力重創出口導向產業,尤其中部地區涵蓋機械、自行車、手工具與精密工業,首當其衝。
盧秀燕邀集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8縣市舉辦線上會議,包括嘉義市長黃敏惠、雲林縣長張麗善、彰化縣長王惠美、南投縣長許淑華、苗栗縣長鍾東錦、新竹縣副縣長陳見賢、新竹市代理市長邱臣遠等人出席。
與會縣市會後共同提出15項建議,包括要求中央持續與美方談判,爭取低於15%的合理稅率,尤其涉及半導體、晶片等高科技產品的美國232條款,不宜高於現有稅率,維持台灣國際競爭力。另籲中央應採取適當措施穩定新台幣匯率,匯率波動可能造成產業成本增加,避免雪上加霜。
地方首長強調中央應盡速補回被減列的一般性補助款,否則將影響災後與產業援助行動。同時盡速編列特別預算,以輔導與補助受創產業,從寬、從速、從簡。
要求中央對外談判中堅守糧食安全底線,參照南韓設下「農業紅線」,避免犧牲農民與國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