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昨清晨自華府返台,被問到台美談判進展時表示,「談判還要繼續進行,我們會繼續努力,爭取更好的稅率」。據悉,她此次返台後將密集與團隊推演最新談判攻防,且已準備好隨時再飛,力爭最佳稅率。
美國川普政府4月初公布對等關稅政策,當時公布對台稅率為32%,台灣在積極和美國政府進行4次實體談判及多次視訊談判後,過程雙方均展現誠意,秉持解決台美貿易逆差、創造台美互補互利的方向來談判,美方1日通知台灣談判代表,暫時性關稅為20%,將於7日生效。
先實施20% 待下一輪磋商
賴清德總統日前強調,談判截至目前,雖已獲致階段性成果,由32%調降至20%,但20%稅率從一開始就不是台灣談判的目標,希望在後續談判爭取對台灣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目前已完成技術性磋商,但最終總結會議尚未進行,所以並沒有得到最終稅率,20%為暫時性關稅。
知情人士表示,美方確實有意要跟台灣繼續再談,但因為還有許多國家也仍在持續爭取談判,目前在時間點上,可能無法確定能在7日生效之前完成,若無法完成,就會先實施20%關稅,再等待美方通知下一輪實體磋商會議時間。
至於下次會議是否就是最終總結會議?知情人士坦言,這沒有辦法預言。
賴總統日前也強調,不管稅率最後如何,對台灣產業勢必會帶來衝擊,行政院4月提出「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匡列特別預算930億元,特別條例已送立法院審議完畢,行政院將盡速將預算需求送至立法院審議,讓特別預算盡速執行,協助中小企業因應此次新的美國關稅政策。
美國總統川普多次發動國安調查,經濟部表示,已完成或進行中的國安調查產品包括鋼鋁、汽車零組件、半導體相關產品及藥品等,台灣這些貨品在2024年共對美出口約868億美元,相當於近8成對美出口屬於232關稅課徵範圍。
232條款 牽動8成對美出口
中經院副院長陳信宏表示,從美國與各國談判模式來看,232條款因涉及重要產業領域,稅率多半會高於對等關稅,且美國會依政策目標不同而有差別待遇,也會針對有實力、較富裕特定國家,要求投資項目與232重點領域結合。
陳信宏分析,美國政府了解半導體或AI伺服器產業不可能短時間落地美國,或許美國會在特定領域做出階梯式關稅設計,初期較低,2、3年後再調高。
針對232條款對台衝擊,經濟部初步評估,積體電路部分,台灣先進製程技術具全球領先地位,影響較小;至於成熟製程則以高附加價值的利基型產品為主,但在市場競爭下,恐影響業者議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