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屏風表演班藝術總監李國修沉潛近三年,今年推出新作「六義幫」,整齣戲的時空背景從一九○四年描述至一九九一年間。是李國修繼「女兒紅」追憶母親、「京劇啟示錄」懷想父親後,追憶兒時朋友的創作,不過新作也強調這個時代遺忘的義氣與愛情,是藉古諷今批評台灣社會充斥粗魯、暴力的弔詭現況。
睽違劇場多年的李國修,這次想返老還童,他不諱言,這回創作「六義幫」,編寫劇本過程,是近幾年來最順心的一次。
「六義幫」的靈感來自李國修小五時,因崇拜英雄,再加上當時社會普遍組幫結派的風氣影響,六位自認「很有正義感」的玩伴,在住家小南門旁防空洞,歃血為盟,李國修說,六個小毛頭怕痛,就吐痰在帶頭的小鄧手上,然後一人舔一口,就算是「六義幫」結盟。
李國修說,雖然這群五年級的小毛頭幫派,頂多偷偷隔壁店舖的香腸肉乾與學校教室的板擦粉筆,還立誓「絕不背叛同夥同黨」。
但他認為這不只是懷舊,更是一種「隱喻」。李國修認為,劇中所批判的不是過去,也不想描寫那個年代的壓抑,他描繪過去是想批判二○○八年的現在,這個社會僅存粗魯暴力。李國修感慨地說:「只有王建民能帶來一點點期待。惟有他出現時,社會才有共識。」
李國修要在舞台上重建起一九七○年貴陽街景,上頭有老式理髮店,還有畫電影看板的美術店。他要帶著四、五年級的觀眾回到過去,帶著六、七年級的觀眾領略情義與愛情。「六義幫」的故事結構不只是李國修幼時的故事,更融入一九○七年廖添丁、還有一九一二年杜月笙的故事。最後一段則連結到一九七一年的六義幫。
「六義幫」全劇近一百六十個角色,超過五十個場次,舞台呈現極速流動,全場不暗燈,並撤掉鏡框式舞台的黑色翼幕,將打造不同以往劇場的觀戲感受。並特別請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方文山及影視界王仁甫、黃嘉千、夏于喬等共同合作,十月三日起巡迴全省公演。演出詳情:(○二)二九三八二○○五http://www.artsticke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