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妙南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
今年暑假,有許多與佛法相遇的善美因緣:叢林學院短期英文班、線上佛學院的精進課程、佛光山兩期短期出家修道會及國際青年佛學夏令營,來自世界五大洲的青年、信眾相聚叢林,我總看見一分與佛法相應的光明。於是深信佛陀說的:「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性。」每個人都能在大藏經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佛性印記。
很多人說這一世代的人,離不開手機與AI,我卻在智慧手機與人工智能的交鋒中,看見修行中沒有手機卻更有智慧,沒有人工卻開顯智能的如來真實意。
許多青年和信眾也回應了這樣的自在:「我以為沒有手機會有恐慌,卻找到一分自信的輕安」、「這是一分最好安定的力量」、「實體課程有一分真切,感覺佛法很真實的在生活中」,人間佛教的暖流,殊勝地串流於心地。
這一分感動到了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有了更深刻的顯發。我在青年專注的眼神與互動交流中,感受到一分與佛法接心的輕盈與攝受。走在祖庭的每一寸土地,我也想起我的師父星雲大師在二○一六年暑假,帶著《星雲大師全集》主編群,到祖庭閉關一個月的場景,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員,總能跟著師兄長親近師父,尤其見到祖庭的都監日夜奔忙、請示,卻有如父如子的親切身影,給我很大的啟發。
當時家師和我們談思想,討論每一本《全集》的字數和編輯理念,飯後到雲湖跑香,擘畫未來願景,於是原本該要是焦頭爛額的場景,現在回想起來卻全是師徒交流、溫暖的接心。我咀嚼著家師叮囑的:「你太晚回來了!」當時我愛耍嘴皮子,總是回應:「謝謝師父,見聞師兄長和師父的互動、指導,我受用好多!」現在深覺慚愧,只得更加精勤。
此行離開祖庭的最後一天,有幸由我的唯識啟蒙滿紀法師帶我巡禮祖庭藏經樓,珍貴的藏經中,看見金陵刻經處的文化傳承者,用傳統木板雕刻印刷,一筆一畫為家師製作〈真誠的告白〉、〈為僧之道〉、〈十修歌〉雕版,並且使用傳統工法裝訂成線裝書。直感,這不只是一塊木板與技術,更是一分從佛陀、祖師、到佛光堂上星雲大師,一路法脈傳承的足跡,於是迫不急待地恭請一本回到叢林學院的寶藏堂供奉,師生誓願捨我其誰,承擔佛光法脈使命。
經架上一幅二○○九年家師的題字︿開心寶藏﹀,為家師星雲大師讚歎首部官版木刻大藏經《開寶藏》,能為大眾開發心地的寶藏。心中特別相應、感動,感謝在人間佛教有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的啟蒙,直探心源;有大眾的成就,肥沃福田;有依止的常住,心無罣礙,願見聞者、隨喜者,於人間淨土開心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