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用空拍機拍下貝加爾湖湖面冰丘拼湊成一隻碩大的冰暴龍。圖/梁正宏
文/梁正宏
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傳聞清澈、廣闊、幽邃、神祕,是我心生嚮往已久的地方。為親睹其真容,我於今年年初寒冬中踏上了旅程。
一路,欣見冰封的湖面因水結冰、體積膨脹而形成的裂紋,彷彿天地間流動的書寫。湖畔處的碎裂冰塊亦如雕塑,訴說著寒冬的語言。
當車行至藍冰區,我不顧俄羅斯地陪的反覆叮嚀,興沖沖奔向湖邊,近距離窺探神奇冰境。不料,在密布冰戟的地帶重摔。幸好三塊高聳的冰柱恰好擋下我即將墜落的身軀,避開銳利冰角,只留左膝劇痛。
當攝影同伴紛紛四散尋覓更多的裂紋與冰花奇景,我則因膝傷無法行遠,只得取出空拍機,以高空視角,試圖補捉湖面之美。
見我升起空拍機,有人笑說:「那些散亂的冰雪毫無規律,拍了也沒什麼可看!」
我仍堅持飛高,約莫十米時,忽然發現,那看似雜亂無章的冰雪,其實堆疊成一座座小冰丘,並在寒風肆虐的雕琢下,形成羽毛般的細緻紋理。這時我心中一動:若再飛高些,是否能看出某種特殊形象?例如,藏匿於冰雪裡的幻獸圖騰?
繼續拉高高度,直至飛行限制邊界。就在那一刻,眼前豁然開朗 —— 那些冰丘竟拼湊出一隻栩栩如生的冰暴龍!冰暴龍有多大?比較相片左上角七人座小巴的影像大小,即可得知。
我屏息凝神,趕忙按下快門,將這奇幻一刻,永遠留存。
可空拍機返航時,卻停在半空,久久不肯著陸。念及那可能係由於湖水太過清澈,致使空拍機因紅外線的定位失準,產生遲疑。繼而,又浮想:那冰暴龍是否源自湖底深處?潛伏千年,好不容易破冰而出,自由翱翔,而不願再歸幽暗。
人與人的相遇,力求「緣」與「分」,亦如冰暴龍的重見天日,須講天時、地利與人和。那「遇」與「見」,看似平常,其實蘊藏深意 —— 唯有萬象交匯,才有可能,發生真正的相逢。
我何其有幸,在意料之外,與冰面之龍,完成了這場 —— 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