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社群平台出現了一個新的流行詞「Z世代的凝視」(Gen Z stare)。短影音平台上,有#genzstare標籤的影音正快速增加,一些熱門影片還獲得上百萬次按讚,顯示這個主題確實受到矚目,連帶的,也使得Z世代的人際互動與職場溝通,引發關注。
以「Z世代的凝視」為主題的短影音,包括詮釋什麼是Z世代的凝視、非Z世代族群所遭遇的Z世代凝視;有些則是從Z世代的角度討論為什麼這個世代的人特別喜歡用「凝視」的方式回應他人;所謂的凝視,其實是指呆視或眼神茫然。
Z世代是指一九九七年至二○一二年間出生的人,也被稱為是「網路原生代」,因為這個世代的人成長於數位裝置和網路的環境,科技應用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而Z世代的凝視就被認為與大量生活在網路世界有關。
面對他人的提問或是溝通,Z世代不知該如何處理時,就會長時間陷入沉默,或出現被稱為Z世代凝視的空洞眼神。儘管他們這種反應常會令對方十分尷尬或不知所措,Z世代好像不以為意。
有專家研究發現,某些Z世代年輕人之所以常會這樣,是因為這些人長期透過網路與人互動,缺乏在真實世界與人互動的經驗、也沒有興趣,因而欠缺社交能力,逐漸對人、對事反應遲鈍顯得心不在焉,所以才會以近乎冷漠的態度回應外界。
這種現象令人聯想起另外兩種職場年輕世代的行為模式,即「咖啡打卡」(Coffee Badging)與「寧靜離職」(Quiet quitting)。咖啡打卡是疫情後出現的新職場現象。疫情過後,有些機構、企業取消了疫情期間的在家工作模式,但員工、尤其是年輕世代員工已經習慣不在辦公室工作,於是他們雖然依規出勤,但是到公司報到、喝杯咖啡後就離開辦公室,到他們覺得比較自由的地方遠端工作。
據美國設計和製造遠端視訊會議設備公司Owl Labs調查,美國百分之五十八的員工承認有「咖啡打卡」的行為,另有百分之八的員工表示,雖然還沒這麼做過,卻有意嘗試。
《華爾街日報》報導,由於疫情後「咖啡打卡」情事愈來愈多,已對職場文化和企業經營形成干擾,連臉書母公司Meta、Google和亞馬遜等,原本主張工作自由的多家科技巨頭,都開始以更嚴格的手段,包括追蹤打卡機、公司印表機使用時間等,確認員工是否在公司裡,及待在公司的時間有多長,足見管理層已難以忍受員工長時間遠距辦公。
寧靜離職也是年輕世代的職場行為,意指已經倦怠或沒什麼工作熱情的員工,在不正式辭職的情況下,以逐漸減少工作投入、完成最低限度要求的方式,與工作、職場漸行漸遠。由於這些員工已不再追求升遷與獎賞,因此對職場表現、長官要求、同事評價,都覺得無所謂,因此,即使對工作環境、管理方式或薪資待遇等感到不滿,也不會對主管表達,只以「不求升遷、不加班、只做份內事」的消極方式工作,他們不抱怨但也不改進,直到主管受不了要他們走人。
Z世代的凝視、咖啡打卡、寧靜離職可說是新世代三大盡量減少與人互動交流的職場現象。有人認為,這是因為Z世代在與人面對面交流時會感到不自在,也有人指出,新世代的價值觀不同於其前輩,他們不會把工作成就擺在第一位,更傾向於追求自認為平衡幸福的生活。無論是基於什麼原因,這種Z世代的不接觸、不交流、不對話的三無行為模式,已對職場文化帶來挑戰,也提醒了人們,應該要對世代的差異有更多理解甚至尊重,才能促成跨世代的合作與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