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參加第三屆鏈博會的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接受央視專訪時強調,供應鏈整合非常複雜,全球供應鏈不存在完全脫鉤的可能性;而中國大陸市場對輝達是獨一無二,若不參與大陸市場的後果與影響,他難以預測。他不僅道出了全球供應鏈的互相依存,不可中斷之外,也強調大陸市場對下一個AI世代的重要性。台灣不僅必須連接這個全球供應鏈,更不能自外於大陸市場。
近年來,中美經濟脫鉤一直是美國政經界的話題,為了抑制中國大陸的崛起,不斷以各種形式打壓雙方經濟的正常互動,包括關稅制裁、禁止高科技產品輸入中國大陸;禁止華為等產品進入美國,更要求美國高科技人員從大陸撤出等違反全球供應鏈的作為,最後證明如果缺乏精密高科技和中國大陸的稀缺物質,則如美國的高性能戰機根本飛不上天空。
川普第二度上台後,槍口對準中國大陸,祭出最高關稅,經過幾輪談判之後,稅率也不得不降到正常水平,畢竟在全球供應鏈之下,高關稅的後果是整到自己;高關稅尚未全面實施,美國製造業和消費者已經一片哀鴻。這就證明了全球供應鏈的環環相扣,不是政治力量能夠隨意干預的。先前,黃仁勳到白宮和川普會商,或許是說動了川普,讓輝達在大陸市場恢復出售H20晶片,因為大陸即使沒有輝達,也會有華為推動大陸的AI進步。但是輝達不能沒有大陸市場,畢竟很多供應商和合作夥伴都在大陸供應鏈中。
美國對中國的打壓是霸權失落的危機感,臥榻之旁不容他人酣睡,從歐巴馬的重返亞太到拜登的印太戰略都是以圍堵中國為目標。川普對中國大陸的強硬態勢固然有美國政治霸權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商人眼中的經濟利益,就算他幾度禁止高科技品的互動,也必須一再調整政策,甚至三度延緩對TikTok的禁令。事實證明,即使是消費大眾也已經形成全球性的供需鏈,硬要從中切斷,消費者不會認可,政策必須妥協,否則沒有選票。
台灣與大陸之間的連結更為緊密,黃仁勳在今年電腦展演講中曾經說到,台積電、廣達、鴻海等企業構築了全球最完整的AI供應鏈,從晶片設計到伺服器皆領先群雄,此外,台清交學府在AI研究上也是成果斐然。但是台灣在軟體生態和應用層面的創新,生成式與推理型的AI布局則落後對岸。大陸在無人機的發展、DeepSeek的創新能力、RI模型的設計都是AI領域不可忽視的成果與潛力。
然而,台灣當局一向在政治上扈從美國,尤其從蔡英文以來,就對中國大陸的科技產品採取敵視態度,除官方禁用之外,更不鼓勵台商在大陸的投資,儘管鴻海、台積電也在大陸設廠,但多是小規模的、限制規格的,更是政策性的要求台積電到更遠、文化背景不同的美國設廠,不僅成本高,更遠離供應鏈的核心。對台灣的高科技發展和全球供應鏈的地位形成絆腳石。
即使對中國大陸如此強硬,美國仍無法與中國大陸脫鉤,更不可能自外於大陸市場,輝達的發展以及黃仁勳的話已經說得非常清楚,事實也證明,台灣要繼續在下一個AI世代領先,就必須持續成為全球AI供應鏈的核心,而大陸市場是不可或缺的主戰場,台灣豈可自我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