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許多國家正在進行穩定幣監管的立法,美國參議院已通過《指導與建立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法案》的程式性投票,完成立法後即將建立穩定幣的聯邦監管框架,將重塑美國加密資產市場格局;對各類金融資產價格構成衝擊,甚至對全球金融體系產生深遠影響。有些地區紛紛進行類似的立法,未來的世界金融,穩定幣必將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
穩定幣是一種與資產或貨幣掛鉤,價值有錨定對象,而具有穩定性的加密貨幣。且穩定幣具有中介作用,將加密貨幣市場與傳統金融市場相連接,在資產交易、跨境支付和去中心化金融等層面都可發揮作用。
穩定幣與比特幣之類的虛擬貨幣有根本上的差別,一個是有發行機構的資產,一個是去中心化而不受政府監管的貨幣,多沒有實質性資產做為抵押,價格波動巨大。穩定幣可視為是法幣在電子世界的延伸,受到政府監管,發行者不收利息,必須隨時可以兌換、贖回成固定的貨幣價值。
川普政府熱中於發展穩定幣,關鍵性原因在於增加市場對美債的需求,以緩解美債的流動性危機。穩定幣需要有資產支撐,而風險最低、價格最穩定的資產就是美國國債,隨著穩定幣大量發行,製造出巨大的美債需求,可為美元霸權和美債壟斷提供助力。
鑑於數位貨幣的趨勢無法抵擋,為了在新的金融世界爭鋒,中國大陸不甘落後,香港立法會近日已通過《穩定幣條例草案》,對穩定幣的監管多所規畫。香港穩定幣已進入沙盒測試階段,希望未來在跨境支付和供應鏈金融上起作用,將跨境支付系統延伸到電子錢包領域,既爭奪人民幣話語權,又尋求SWIFT的替代渠道,從而削弱美元的霸權地位。
穩定幣是虛擬資產市場的主要計價和結算單位,被視為數位資產世界的硬通貨。由於價格穩定,投資人往往將高波動性的比特幣等兌換為穩定幣,以暫停風險或實現購買力。所以,穩定幣可能改變金融資產的載體、價格、交易模式、交易時間限制,對金融市場、金融機構的衝擊很大,也對監管提出全新要求。
穩定幣的另一個優勢是讓跨國轉帳如同傳輸數位貨幣般,方便又快速,手續費也更低廉。如有新創支付平台允許用戶以銀行存款購買穩定幣,瞬間轉移給海外收款人,再換回當地法幣,有效縮短清算時間,減少中介費用。在資本管制或金融體系不穩的國家,穩定幣更成為民眾對抗通膨和貨幣貶值的數位避風港。
由於穩定幣的實用價值很高,因此美國穩定幣立法在國際金融監管舞台引發連鎖反應,各國央行和監管者紛紛參考美國模式釐定政策,以應對潛在的貨幣主權挑戰。除香港之外,英國、日本、新加坡等已推動穩定幣監管的落地。
今年可說是數位貨幣監管的元年,各主要經濟體圍繞數位貨幣的制度競賽將日趨激烈。對於台灣這樣的開放型經濟體來說,穩定幣的重要性不可漠視。金管會已設立虛擬貨幣專法,主要是為了消費者保護,故首要課題應是保障合規者,而嚴格禁絕不合規者。由於穩定幣做為區塊鏈上的數位資產,可能面臨智能合約漏洞、跨鏈橋攻擊等技術風險,必須縝密防範,以降低技術風險可能帶來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