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南法薰衣草花田

陳珮潔/文 雄獅旅行社提供 |2008.07.27
2892觀看次
字級

由曾在台求學的法國人康博尚、台灣旅遊達人劉力源共同規畫帶隊的「環南法普羅旺斯自行車之旅」,六月底順利完成第一趟旅程後,由於網友陸續在部落格中發表心得感想,分享在普羅斯鄉間小路漫步騎車之樂,使這套遊程成為今夏熱滾滾的歐洲行程之一。


由法國人帶你前往法國旅遊,就已經夠有噱頭了,如果是由法國人帶你去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薰衣草花田騎腳踏車,保證出發前會興奮得睡不著覺!

(圖說:台灣第一團前往南法騎自行車的旅行團,兼有男女團員的壯盛陣容,連法國鄉村的民眾也感到新鮮好奇。圖左兩位是法籍導遊和領隊。)

法國人康博尚從小隨當軍醫的父親住過很多國家,長大後曾擔任法國航空空少,遊走不少國家和地區。不過若要認真論起來,康博尚最愛的地方,卻是攻讀碩士時的求學地──台灣,所以畢業後雖然前往中國工作一段時間,最後康博尚還是選擇在台灣定居。

法國人帶你遊法國

喜歡運動、音樂、歷史的康博尚,六月中在雄獅旅行社的協助下,帶了一團從台灣出發前往法國馬賽的十天自由車行程,出發前,康博尚並不知道結果會不會成功,心裡還想著:「真的會有台灣人想到法國騎腳踏車?台灣人真勇敢!」沒想到,團中從二十幾歲到六十幾歲的團員,竟然個個完成十天騎完全程的壯舉,順利領到「結業證書」。

本身中文說得很流利的康博尚,帶領大隊人馬第一天抵達巴黎後,轉機至法國南部大港馬賽。第二天起,在當地嚮導Julien協助下,康博尚帶領大夥兒,搭配巴士及火車抵定點後,將隨行的自行車下架,然後以平均時速15~20公里、每天騎 50 公里(順利時 3 小時可騎完,逆風或上坡時則要騎 5 小時)的進度,穿梭在法國南部沿地中海各城鎮。

民風純樸友善熱情

沿途經過的如畫城市包括:馬賽、聖母守望院、卡朗格灣區、卡西斯小漁港、畫家塞尚的畫室、米哈博林蔭大道、亞維儂、嘉赫水道橋、尼姆競技場、方堂珥珥等地,最後兩天才回到巴黎觀賞熱鬧的街景、凱旋門、巴黎鐵塔。

當自行車隊經過幾個典型的法國小村落時,村民們大都以親和的臉龐和友善的態度表示歡迎,村民及餐飲業者甚至說:「好棒,台灣人來這裡真好!我從沒看到亞洲人來過這裡!這隊人是我的第一個亞洲客人!」讓台灣遊客受寵若驚。

讓不少台灣客印象深刻的是,當穿越一片乾枯的南法灌木叢林地,極目四望看到的,沒有難看的工廠煙囪,也沒有車水馬龍的街道,而是與北法完全不同的景色,及一望無際的森林與灌木林海、古老的房屋與農田,還有一棟棟牆壁被噴滿了神奇圖案的藝術建築。

藝術體驗近在身邊

第四天,一行人在印象派畫家塞尚的花園野餐,體驗塞尚朋友們來欣賞其藝術畫作時般的情境。吃完飯後,坐巴士到外型如夢似幻般美麗的塞農克修道院,觀賞院旁一片燦爛奪目的薰衣草田。隨後前往法國最有名的鄉村之一勾禾德,再從勾禾德出發,騎車前住一座建於17世紀的修道院(如今已經重新整理為現代今的飯店),享受不同於五星級飯店的鄉間風情。


第五天的主要行程,整天都是探索與欣賞普羅旺斯美景,亦可說是整個行程的重頭戲。康博尚事先會請團員千萬別忘記準備好照相機,將放眼望去處處都是美麗花田,與色彩繽紛的田園美景,盡收相機裡,也可走路到附近的散步道逛逛,享受被大自然包圍的感覺。

(圖說:勾禾德是南法知名的鄉村,從高坡俯視,風景如畫,寬闊開展。)

第六天的亞維儂鐵馬之旅,沿著山坡而下,涼風輕拂過雙頰和髮絲,來到索爾格河的源頭──楓丹.德.沃克呂茲。這個漂亮的小鎮,不論是清涼的湧泉、林蔭相接的小路,或是水塘反射著從樹葉透出的陽光,都像法國電影中才會出現的美景。

資優一團全數過關

第七天以亞維儂為起點,先騎到羅馬人在法國建築的最高橋梁──嘉赫水道橋,這座已有兩千年歷的橋,保存得相當良好,登上橋的最頂端,映入眼簾的是如詩如畫的美景。

「途中經過的一些小路,遊覽車根本無法到達,唯有騎自行車的遊客,才有機會獨享這些秘密花園!」康博尚說,第一次去探路時,有些路連他這個法國通也沒有到過,後來藉助Google earth 衛星搜尋,毫不困難的便完成使命。

不過他透露,為了怕有人體力不濟臨陣脫隊,除了請專業導遊劉力源負責押隊外,另外還安排了一輛保母車隨團,以備不時之需。但因為一夥人行前均已苦練體力,因此男男女女雖然曬得黝黑,但全部達成使命,快樂完成環南法自行車之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