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近期市面上出現多款聲稱可改善失智症狀的四十赫茲頻率光照產品,引發關注。該頻率的光照是否能有效延緩大腦退化,目前仍缺乏明確且一致的科學證據。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六月三十日邀請多位專家說明目前研究進展。動物實驗與部分初期人體研究顯示,四十赫茲光照與聲音刺激可能改善認知功能、減緩腦部萎縮,但多數研究未能複製此效果,且臨床證據仍屬有限。
台灣大學心理系曾祥非教授說明,四十赫茲光照技術起源於二○一六年蔡立慧院士團隊的動物研究,證明此頻率的聲光刺激能清除小鼠腦內類澱粉蛋白,但人體第三期臨床試驗尚在進行中,尚無定論。
曾祥非強調,四十赫茲光照療法是否有效,須先驗證大腦是否產生同步的腦波反應,未來產品需調整亮度等細節參數,進一步累積人體研究數據,才能評估其臨床價值。民眾應保持理性期待,避免盲目追求尚未被充分證明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