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昨天是勞退新制上路屆滿20周年。台灣工人鬥陣總工會集結眾多產業工會到行政院前陳情,指新制勞退平均僅月領6332元,對勞工的老年照顧可說是「少得可憐」,呼籲行政院研議將雇主提撥率從現行6%,提高至9%,並逐年提高至15%。
對此,勞動部長洪申翰回應,將優先鼓勵雇主提高提繳率 、勞工多參與自提。
工鬥表示,根據勞保局統計,勞保老年年金去年12月總共有187萬900人請領,平均每人月領領取1萬9367元。勞退金部分,選擇一次領的勞工平均領取25萬6979元,選擇月領的勞工,平均每人領取僅6332元。
新舊勞退可領退休金 差異大
實際上,若以平均提繳工資4萬5千元計算、工作年資30年(不含投資報酬率、工資成長率),新舊勞退領的退休金差異相當大。以新制勞退為例,僅可領到97萬2千元,舊制卻可領到202萬5千元之多。
工鬥總工會指出,勞退新制最大的問題就是「提撥不足」,勞團當年不斷呼籲政府正視問題,時任勞委會主委陳菊告訴基層勞工「先求有,再求好」,但整整20年過去了,勞退新制雇主提撥率卻連1%都沒有提高。
不僅本國勞工的退休金老本提撥不足,工鬥批評,諷刺的是勞退新制將移工排除在外,目前在台移工已超過80萬人,其中納入《勞動基準法》保障到產業累移工62萬人,卻不適用勞退新制,因此至今「理論上」適用勞退舊制,但產業移工在台有12年工作年限,且續約取決於雇主,導致移工根本領不到舊制退休金。
工鬥要求行政院研議立刻提高勞退提撥至9%,並逐年提高到15%,同時研議將移工納入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洪申翰回應,對於整體退休金制度變革,勞動部將持續搜集意見、跟各界溝通,目前則優先鼓勵雇主提高提繳率、勞工多參與自願提繳。
台大國發所兼職副教授辛炳隆說,不反對提高提繳率,但擔心若提高,雇主會把成本轉嫁到勞工身上,壓低新進勞工起薪、減少員工的調薪幅度。再者,當初設定新制6%提繳率有其歷史脈絡,勞團訴求新制跟舊制能領得到的錢落差大,但問題是有多少舊制勞工領得到退休金?
他認同在勞保老年給付保障不足下,政府應強化勞退新制,建議加入勞資政3方共同承擔,將勞退總提撥率提高,由勞工自提1%,雇主、政府各提繳1%。
勞動基金 5月虧掉929億元
另外,勞動基金運用局昨公布5月投資績效,受股票市場回升、匯率變動劇烈影響,截至今年5月底,整體勞動基金規模為6兆8949億元,累計虧損2919.7億元,收益率為負4.26%。光5月單一月分,就一口氣虧掉約929億元。
勞動基金運用局指出,各基金因屬性及法規限制不同,可投資標的有別,因此投資收益也有所差異。其中,影響勞工退休金的基金,新制勞退基金規模4兆5549億元、收益數負2039.1億元、收益率負4.32%;舊制勞退基金規模1兆282億元,收益數負377.9億元、收益率負4.17%;勞保基金規模1兆804億元、收益數負467.3億元、收益率負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