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少雯
〈白香山鶴〉這則故事,出自古籍《唐詩金粉》,說的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唐朝大詩人劉禹錫和白居易的事蹟。
白居易,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於華州下邽(今陝西省渭南市)。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有「廣大教化主」的稱號。文章精切,作品平易近人,因而有「老嫗能解」的稱譽。
劉禹錫,字夢得,河南郡洛陽縣人。唐朝著名詩人、哲學家,中唐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有「詩豪」之稱,所著〈陋室銘〉為眾人耳熟能詳的古文。因曾任太子賓客,故稱「劉賓客」,晚年曾加檢校禮部尚書、祕書監等虛銜,又稱「祕書劉尚書」。
這則故事,寫在劉禹錫的一篇詩序中,內容是關於他和白居易以及兩隻鶴的情誼:
我的好友白樂天,去年吳郡任期已滿,帶著他飼養的一對鶴返回家鄉。返家途中,我倆在揚子津相遇,他鄉遇故知,分外歡喜。一整天,我們觀賞著兩隻鶴的舞姿,牠們年紀還小,活潑又可愛,邊飛翔邊跳著舞,姿態十分優美。我倆都覺得這兩隻鶴舞與書上記載的很相似,因而確信牠們即是相傳的「華亭鶴」。
今年春天,朝廷任命白樂天為祕書監。他上任時並沒有把兩隻鶴帶去,而是將牠們留在洛陽家中。
有一天,我到白樂天家中探望他的家人,兩隻鶴過來看我。牠們長大了,昂然挺胸且伸長著脖子,姿態優雅地走過來,仔細地端詳著我,彷彿在看老朋友一般。兩隻美麗優雅的鶴在我身旁來回踱步,俯仰自在,感覺情義深濃,彷彿有許多話要向我傾訴卻有口難言,讓我相當感動。
兩隻鶴見到主人的好友,不但認得,還熱情相迎問候,想必是憶起當年揚子津的歡聚時光。為此,我作了一首詩〈鶴嘆〉,贈予好友白樂天。
有詩曰:「萍水曾逢揚子津,洛陽宅裡復相親。多情尚認劉賓客,同憶長安遠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