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雲財子
好友到家裡做客,原本我倆天南地北地閒聊著,但是聊著聊著,好友發出一聲喟嘆,說道:「孩子還是需要花時間陪伴。」
好友之所以有這樣的感嘆,是因為他那個已經就讀高中的兒子,自從國三之後,就鮮少和他好好的對話。兩人都在家的時候,兒子除了肚子餓或者需要零用錢時,會主動開口之外,其他時間便把自己關在房裡;好友看不慣兒子這樣,叨念了他幾句,兒子還是大力地甩門,甚至還曾以生命作為要脅。
好友在感嘆之餘,也十分懊悔在兒子年幼時,自己因為忙碌於工作與其他雜務,未能好好陪伴兒子,沒有在那段寶貴的時光,為親子間積累下足夠的美好記憶。因為少了共同的美好記憶做為兒子青春風暴來襲時,親子之間的緩衝,導致如今他與兒子之間,對話的窗口幾乎是封閉的。
好友稱許我總是願意花時間陪伴孩子,從他這個過來人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投資絕對是值得的。我也趁機寬慰好友幾句:「或許等到孩子的青春風暴過後,你跟兒子的親子關係就會露出曙光,只是『黎明前的黑夜』總是比較難熬一些,你不妨就多點耐心並溫柔守候吧!」
好友現在的無奈與焦急,是過往的輕忽與失誤所造成,只能耐心等候,待時間來彌補;但好友的親身經歷,對於家中孩子尚未捲入青春風暴的父母,卻是最佳的提點,讓身為父母者知道「陪伴是無價的」,不該錯過這樣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