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彩虹樺樺
文/顏福南
生活中有很多不完美,也有很多不確定,我們都要學習接受。接受,不是妥協,而是理解與放下;接受,不是放棄,而是智慧與選擇。當我們能夠坦然接受人生的不完美與不確定,我們才能成長與自在。
有時候我們對自己要求太高,追求完美無瑕,給自己壓力,讓生活苦不堪言。其實世間並沒有完美,就是不完美才是獨一無二,有優點有缺點,有驕傲有悲苦,我們只要專注自己的優勢,熱情的付出,不用和別人攀比。學習接納自己,把不足之處當作成長空間,轉變思維,每天對著鏡子微笑,告訴自己這是美好的一天,樂觀開朗,就會往越好的方向前進。
生命旅程就像天氣陰晴不定,有時春風得意,有時風雨交加,無論我們多麼努力,難免會有無法預料的一刻。親人的離別、疾病的侵擾或是計畫的落空,都會使我們悲傷受挫,這些經驗都是無法預料和掌握。接受無常,並不是消極認命,而是學習在變動的生命中保持冷靜,在挫折中尋找成長契機。既然我們無法改變無常的事實,我們就要冷靜接受,與其抱怨「如果當初怎麼樣就好了」,不如換個角度思考「現在我能做什麼」,在最壞的狀況中尋找最好的方法,學習順應逆境,活出更自在、深刻的人生風景。
成功的典範都是在悲傷與挫折中淬煉茁壯,就像蝴蝶破繭而出才能成為翩翩的模樣,種子在黑暗泥土擠壓下才能伸展翠綠嫩芽,夢想都是在壓力中實現。發現相對論的愛因斯坦小時候自閉、愛胡言亂語;日本企業家松下幸之助年幼時家道中落、輟學;國際巨星成龍童年貧困,無法上學;暢銷作家羅琳是單親媽媽,靠政府補助過日,在咖啡館書寫《哈利波特》曾被多家出版社拒絕;香港首富李嘉誠十三歲時沒了父親,只能輟學做塑膠花工人,幾乎所有的成功都是奠基在挫折、悲苦,沒有人能一帆風順,只有接受逆境,改變自己,才能踏上功成名就的坦途。
除了接受自己和無常外,我們也要學習接受他人。有時候,我們會希望朋友支持我們,家人要理解我們,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與選擇,世界是多元的,再要好的朋友也有意見相左的時候,能相互在一起就相知相惜,不同頻率的人就保持君子之交,我們不需要改變別人,而是選擇尊重與包容,當我們放下對別人過高的期待,就能減少不必要的煩惱。
人生的智慧就是接納自己,接受無常,迎接逆境,尊重他人,了解生命無法計畫,充滿變數,所以我們要感恩每一次的相逢,珍惜每個當下,每個變動都是上天給我們最好的成長禮物。我們要以開闊的胸襟接受與學習,就能找到屬於自己柳暗花明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