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賴鈺婷
成為母親之後,隱隱感覺心口多了牽掛的重量。時時刻刻,分不清是母愛或責任,舉凡各種嬰孩瑣事,對應他怎麼了?這樣正常嗎?我該怎麼做?怎麼做對他最好?各種以問句形成的困惑,成為內心或隱或顯的焦慮。
我頻頻拿自己的成長經驗對照,上網搜尋相關資料或討論,看專家怎麼說,看媽媽一族的經驗談。加入各種育兒社群,從嬰兒副食品的準備到居家托育保姆、臨托喘息服務;從日常照護、預防疫苗接種,到各時期先天後天疾病徵兆;從留心語言、認知、情意發展的期程,到促進身心發展的圖書教具,乃至於早期療育資訊……。
懷中綿軟的嬰孩,不時無端啼哭。有時喝下去的牛奶從嘴角滲流嘔出,像是哪裡有個開關,忘了開或忘了關。有時解開尿布,大便黏糊、色調青黃,氣味酸臭刺鼻。生下雙胞胎,我是全天候的嬰兒研究員。可是新手媽媽沒有經驗、沒有後援,我常常為了孩子頻繁吐奶、不明號哭、腹瀉或便秘,傷神不已。擔心嬰兒是不是生病了?需不需要就醫?頻繁量測體溫、檢查鼻息呼吸。
沒穿襪子會太冷嗎?蓋了包巾會太熱嗎?會不會正對冷氣出口?房裡有隻蚊子抓不著,整晚擔心嬰兒被蚊子叮咬。翻身了,學爬學站學走時,買來嬰兒防撞帽、鋪上地墊、圍起護欄,我想像著如何在孩子步態不穩、邊界意識尚未建立時,提供安全探索的情境。
我學習為眼前全然依附著我的嬰孩設想,努力成為盡責稱職的母親。不知不覺中,我發現自己常常過度擔心。在杞人憂天和未雨綢繆之間,在有備無患和多此一舉之間,像許多母親一樣,在以保護為名的限制中,成天掛心微不足道的瑣事。
或許,孩子註定是母親終其一生的牽掛。我還記得媽媽癌末之際,我和姊姊假日返鄉陪她,她虛弱地躺在床上,瞇著眼縫,說她全身上下,每個地方都很痛。她蜷縮著身體,飲食退化為嬰兒,僅能勉強啜飲流質營養品。即使如此,每當我們要收假離鄉,握著她的手告別,她總是不厭其煩叮嚀:記得吃飯,三餐要定時,不要熬夜、注意身體、注意安全……。她的病體如風中之燭,卻仍切切惦記我和姊姊。她說,媽媽沒辦法照顧你們了,離家在外,要懂得照顧自己。
我時常想起她說話的樣子。從小媽媽最在意,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們的健康。她堅持清晨起來煮早餐,熬稀飯、煎蛋、做菜,規定我們吃完早餐才能上學。我和姊姊常常因為賴床、快遲到了趕不及、起床氣之類的不順心,臭著臉吃飯。任性使氣,有時扒兩口飯菜就匆匆出門,對媽媽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感到不耐煩。
學校上全天課時,她為我們準備午餐便當。我和姊姊嫌棄飯菜進了蒸飯箱有一種怪味道,常常帶回許多剩菜飯。她擔心我們餓肚子,作為職業婦女,下班後的深夜還在廚房裡燉煮備料,苦惱菜色變化。想著如何搭配食材,看起來更美味,怎樣讓葉菜不變色,減少吸附異味,讓成長中的孩子多吃幾口。
我自幼體弱,幾次夜半、清晨急症,從鄉間驅車直奔市區醫院掛急診。爸爸開車,我虛弱躺臥在汽車後座,身體伏趴在媽媽腿上,她懷抱著我,不斷輕聲安撫。畫面寫實立體,很多類近的影像,疊合成為我與父母緊密相依的記憶。
似曾相識的情境出現,我懷中抱著未滿三個月的小兒子。他因感冒發燒,頻繁咳嗽,一咳就吐奶。反覆咳吐,嗆咳中險象環生,餵奶和餵藥都很困難。解開他的尿布,我發現尿布是乾爽的,上面有一點一點粉色結晶。打電話到感冒就醫的診所詢問,醫生說,「那是結晶尿!快去醫院!」
我嚇一跳,絲毫不敢耽擱。急忙抱著嬰兒到醫院掛小兒科夜間門診。候診病患很多,總算輪到時,醫生說,小寶寶脫水了,立刻辦理住院。
這麼嚴重,竟得住院?我毫無心理準備,錯愕又無助。慌慌張張,趕赴醫院,嬰兒用品都沒攜帶。家裡的另一個嬰兒,如何安頓、安排?一時之間,我不知道該如何因應。感覺措手不及,卻莫可奈何,只能強自鎮定。
抱著嬰兒依指示去批價、往病房護理站報到。住院,為了治療脫水,第一要務是注射點滴。兩三個月大的嬰兒,眨著懵懂之眼,手腳不停揮擊踢蹬。我一邊出聲安撫,一邊抓握他的手腳,協助護理師一把箝住的手勢角度。嬰兒血管細,查找不易。幾番折騰,最終在腳背靜脈成功下針,掛上點滴。
入住病房時,已經是深夜了。望著嬰兒昏倦睡去的模樣,顯得過大的病床、防護鐵柵欄,床上安睡的小嬰兒像個布娃娃。
一切如此真實,卻又恍惚得像一場夢。我太疲累了,眼皮沉重,意識卻很清醒。心裡莫名思念起逝世多年的雙親,想起自己幼年腹膜炎開刀、住院多日的情景。我記得母親在病床邊為我削蘋果,用水果刀削去蠟紅果皮。一圈一圈削下又細又薄的果皮,竟可以長條連續不斷。削好皮,她順勢以掌心為砧板,一瓣一瓣分切蘋果。那些細節如同意象,浮現在腦海。在我心底,媽媽總是萬能的,什麼事都難不倒她。她總是笑臉迎向我們,行事堅定無畏。
如今,我也成為孩子們的母親了。卻屢屢在內心軟弱不安時,默默呼喊她。我能像媽媽一樣堅強果敢嗎?我能給予多少無私的愛,學習耐心、沉著、忍讓,不覺得委屈,不感到犧牲,全然付出、陪伴,直到孩子成長?
我想起母親臨終前,我和姊姊伏在病床邊跟她說話,說媽媽,謝謝妳!謝謝妳辛苦照顧我們,栽培我們!媽媽,妳不要擔心。我們長大了,會自己照顧自己了……。每當我感到困頓挫折,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想到母親,那些告白的話語,一遍遍在我的腦海裡播放。
「媽媽,妳不要擔心。我長大了,會照顧自己了。我也會努力學習,好好照顧孩子。」我在心底和媽媽說話,和自己說話。我是媽媽的孩子,也是孩子的母親。我要練習鼓起勇氣,像母親一樣,成為孩子心靈的依靠。記住承諾,不要讓媽媽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