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款飛行】航向外傘頂洲,浮壤之夢

文/賴鈺婷 |2023.08.15
878觀看次
字級
2015年外傘頂洲布滿蚵架。圖/賴鈺婷

文/賴鈺婷

海底沙土流失、風吹走黃金沙丘、地層陷落……,眼前的外傘頂洲,是因緣離散前的海市蜃樓,浮壤的夢。



最初並不知道,那蒼茫灰白的天幕、鬱藍湧動的海色,如何成為一張夢中的網。

畫面是若無其事的寧靜。漁筏改裝的觀光船載著歌聲笑語而來,遊客足踏細沙,潮水在趾縫摩娑,在小腿膚表輕柔搔撫。一群人嬉遊笑談,輪番在鏡頭前飛躍跳拍。有獨自踏沙踢水沁足的旅人,也有人專情於取景,凝神於每個瞬間的永恆。逐浪戲沙,天涯此時,快樂那麼單純。

沙洲海水,在腳下拍擊來去。外傘頂洲的時間,是復歸於孩的魔法。

不同於台灣西南沿海,漁村、養殖、廟宇、沙灘海岸線鹹鹹澀澀,盈滿著老人與海的營生故事,這片沙洲,純粹得只有自己的命運。

像是人生實像的具體示現,潮水往復沖刷,流沙浮蕩漂移。這片位於雲林、嘉義外海,台灣沿海最大的沙洲,正面臨沙源減少、日漸流散縮小的命運。專家預言,此景難以恆久,時間推估在二○二八年,外傘頂洲即將消失。

或許因為這樣,來到沙洲上,心裡有著憐憫疼惜的情緒。眼前當下,真切又虛幻。感覺自己正踏著流沙似的時間,參與宇宙生成幻滅的一刻。一種鑿深空缺的美,滲入意識底層,像是夢中記憶被模糊地喚起,說不清的熟悉、眷戀,縈掛於懷,成為心上風景。

裹著厚外套出海。那是二○一五年十二月。我初次搭上嘉義東石往外傘頂洲的船筏。

冬日海風颼颼呼呼,午間陽光灼熱刺眼。站在船尾甲板上,看船隻破浪前進。有時浪大,船身晃擺頓挫,白浪打上欄杆,水花四濺,引起一陣驚呼。

船長高坐在船尾掌舵,恰似凌空俯瞰前方海路和整船歡快談笑的船客。船長左側,海上廚師正在大鍋翻炒現作菜餚,三兩個眉笑目笑的健談大姐,湊身探看火候、點評菜色。熱湯鹹粥已經滾好,鮮食熱炒預備上桌。

船上負責帶動氣氛的導覽主持人,卡拉OK嗨歌迎賓開場如歌廳秀。又似繁華看盡說書人,娓娓細說東石通往外傘頂洲這條茫茫海路的養殖、觀光、漁船百態。行船佈道人般總結出海海人生,歡喜就好,惜福知緣要看開。

我訝異於這條觀光海路發展出船長、廚師、導覽主持人三位一體、各司其職的營運模式。五十分鐘的航程,台式演歌,老派歡鬧。有人唱歌、有人隨主持人阿珠阿花搞笑伴舞。一種婆婆媽媽廣場國標,熱音放送,全世界都是我的舞台,阿姨沒在怕的自信自在。

晴朗的藍天、蔚藍的大海、海風拂面、海鳥飛掠……,眼前是渾然天成、情調十足「快樂的出帆」,彷若置身伴唱帶影音裡的風情。

這樣的出海體驗,異常迷人,充滿在地情味。渲染著鄉土、復古、海派的善意熱情。因此,當我想著要帶稚子體驗搭船出海時,毫不猶豫就決定了東石往外傘頂洲這條航線。

事先預約了航次。擠簇在旅行團客間候船。南台灣的夏天,熱燙生煙的午後,碼頭嘈嘈鬧鬧。船務櫃檯拿著無線電忙著聯繫調派船隻,清點餘位,安插散客。

我原是要搭凱旋號的,等候多時,船務調派後,搭上了阿水船長幸福號。

拉牽著孩子,跨過船舷,登上船筏。同船團客還沒抵達,船長和導覽大姐正在艙內準備。

一個看來約莫五六歲的男童,伋著拖鞋咚咚咚,笑咪咪跑來,手上拿著一個白海螺形狀的貝殼,放在我們座位桌前。又去拉導覽大姐裙角,想拿擱在壁櫃高處的其他化石。

我家兩個小男孩,剛規矩穿上救生衣,四處張望,船隻發動中的引擎聲、船艙外鄰船內部的動靜、更遠處的海上天幕、提茶桶的老船長……,一切都很新鮮。

船家小男童蹬上壁櫃,危顫顫驚險地撈下好幾個掌心大小的石貝。

導覽大姐抱下男童,訓誡說危險、不可以。男童抓握著海石,蹦蹦跳跑過來,擱在桌上,音聲咿呀,像在跟兩兄弟示好。

他的話音含混不清,憨笑的神情善良天真。導覽大姐喊他自己去玩!老船長一臉慈藹,像是怕打擾了客人,走來牽起席地坐在桌腳邊的男童。他笑著介紹桌上那幾塊不起眼的石頭,其中之一很奇特呢,在水上會浮起來。這是他駕駛漁船大半生因緣際會拾回的收藏,現在是孫兒在船上無聊時的玩具。

導覽大姐來收拾桌面,語氣憐惜,「船長也辛苦,有歲數了,一邊駛船還要帶憨孫。」她抓起那些奇石螺貝,放回男童搆不到的更高處。

團客登船,導覽大姐忙著招呼。她著黑網紗緊身衣,下身是螢光蕾絲短蓬裙、黑紗絲襪,足蹬高跟厚底銀閃鞋。顏彩濃豔鮮麗,一身華麗登場的裝扮。

船行在即。海巡員登船抽點出海名單。

船筏噗噗震動滑移出港。日光烘晒,薰風暖燙,海浪銀閃閃,燦亮灼目。導覽大姐迎賓開唱,海上廚師爐火大開,老船長神閒氣定,船隻全速前進。小男童偎在引擎艙板前睡著了。

我和孩子在船頭甲板上看海。太陽好大,螫得人本能瞇著眼。我原想到陰涼內艙躲太陽,但兩孩兒齊聲說不要。他們握緊船頭欄杆,興味高昂。

浪在眼前湧動,小船破浪乘風,一個大浪撲上船板,濺起四散星沫。

海風搧面,四面八方撲來薄茫水氣。這是真實的海,不是虛擬實境的3D、5D劇場體感。不是遊樂園的巨流泛舟、海盜船。我們在海上,船筏在浪花起落間航行。我被孩子凝神、著迷於大海的目光觸動,悄悄拍下他們看海的背影。

當船隻以擱淺的模樣停泊,意味著外傘頂洲到了。

跨足下船,我小心拉牽著孩子的手,踏行在綿軟細緻的沙洲上。像是獨自從二○一五年冬天走來,帶著隔年冬天出生的孩子,穿過時光,在二○二三年夏天,回到這裡。

久別重逢,世事殊異。我想分辨眼前的沙洲與海洋,想知道這些年過去,這片移動、消失中的國土,現在的模樣。

外傘頂洲的故事,要從二百多年前說起。舊濁水溪從北港溪、西螺溪出海,泥沙隨著海流沖積,慢慢形成這片傘狀沙洲。

成、住、壞、空。一切是無常演化的因果循環。隨著河道變遷,沙源減少,沙洲禁不住大風吹、強浪襲,流沙入不敷出,面積愈來愈小。昔日由風、沙、海流因緣合和而生;海底沙土流失、風吹走黃金沙丘、地層陷落……,眼前的外傘頂洲,是因緣離散前的海市蜃樓,浮壤的夢。

夢土上,孩子在沙間嬉戲奔逐,在碎浪湧來、潮水退去的溼沙上作畫。

就著初升晚霞,遠遠的,我拍下沙洲邊阿水船長幸福號的船影。畫面角落,老船長正在幫他的憨孫兒洗腳。

浮壤之夢,緣起時起,緣盡還無。我知道時光遞嬗,當下永恆,一切好不容易。孩子很快會長大,下次再見這面海,或許沙洲也非沙洲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