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洪貞
整理老照片時,看到一張已發黃的全家福,讓我想起那次的墾丁遊。那時我家是四代同堂,婆媳問題、妯娌嫌隙讓整個家多了敵意少了溫暖。
排行老五的父親,每次看到兄嫂之間,為了微不足道的小事,口出惡言、相互傷害時,就心如刀割但是又無能為力,畢竟自己是年紀最小的,左勸右勸都不對,且吃力不討好。然而家人的不和諧,又始終困擾著他,他希望一家人能和睦相處。
有一天,他想出一個方法,自己出資請了一台中型遊覽車,帶著全家到墾丁二日遊,而且還有摸彩活動。家人一聽到可以出遊又能拿獎品,個個開心不已。
為了增加伯母們的互動,父親建議她們可以準備些點心、飲料,到時候可以野餐增添樂趣。一開始,伯母們誰都不願意開口或動手,最後經過母親斡旋,她們終於放下己見、相互配合,做了很多小點心,還有解渴的酸梅湯、清草茶。
父親見到原本不睦的她們,開始有了互動,知道自己的策略,有了初步的效果,接著又利用出遊時,製造各種機會,讓原本互不相讓的大伯母和三伯母,因收到對方送的禮物,而展開笑顏握手言和。
而一向對四伯母說話刻薄的三伯母,也因為四伯母適時地遞上清涼的西瓜,尷尬地不停說:「真是謝謝呀!怎麼好意思。」此時父親連忙表示:「大家是一家人,互相尊重、互相友愛是應該的,尤其每位嫂嫂從不同的家庭嫁入我家,成為妯娌,那是天大的緣分啊!」此話一出,伯母們也忍不住笑了,我們這些小朋友順勢鼓掌,場面一片和諧。
父親善用智慧,利用旅遊凝聚家人的向心力,讓嫂嫂們了解一個大家庭和睦的重要。從此我的四個伯母,脫胎換骨情同姐妹,家裡也處處充滿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