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魚礁提供海洋生物休息站。圖/美聯社
小型水下自主無人機保護人工魚礁。圖/美聯社
編譯/潘楠慕
為了因應氣候變遷對海洋環境的影響,地中海島國賽普勒斯近日展開一項名為「永恆」(EONIOS)的海洋保育試驗,以3D列印人工魚礁,為魚兒打造合適的棲息地,並且搭配小型自主水下載具機群,隨時監測海洋環境變化,希望有助於提升生物多樣性。
這項計畫中的人工魚礁,採用環保水泥材料製成,設置在海面下約20公尺,可獲得充足的陽光,以利海洋植物生長,吸引魚群聚集;自主水下載具搭載高解析度攝影機和多種感測器,可取得詳細的海底3D環境與人工魚礁狀況影像及數據。魚礁內建充電站,以便無人載具在水下長時間作業。
EONIOS在希臘文中意思為「永恆」,賽普勒斯海洋與航海研究所(CMMI)研究人員,正在該國阿伊亞納帕港(Ayia Napa)試驗這項計畫,CMMI執行長希歐庫羅斯(Zakarias Siokouros)表示,賽普勒斯海域缺乏足夠的食物資源吸引魚群,希望這項計畫能改善海洋棲息環境,提升當地魚群數量與多樣性,若成效良好,將推廣到其他國家。
參與這項計畫的法國潛航器製造商Arkeocean公司代表布里札德(Tamara Brizard)指出,這些小型自主水下載具最大載重可達5公斤、最深可潛入300公尺作業,未來新版的作業深度目標是3000公尺。
使用自主水下載具的最大優勢,就是潛航時間可達一個月之久,不僅能持續監測魚礁生態變化,還可偵測闖入保護區的非法漁撈活動或外來船隻,即時通報執法單位。這套系統該也適用國防與能源領域,例如監控軍事禁區或勘探石油天然氣資源,或者尋找建置離岸風力與太陽能設施的合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