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眼睛突然閉不緊、想喝水卻吞不下去,這些小症狀恐是「重症肌無力」警訊!全台約有6000位肌無力患者,其中有2成屬於「難治型重症肌無力」,即使歷經多種治療,病情仍反覆發作、難以穩定控制。其中,更有逾50位患者病情特別嚴重,頻繁進出急診、住院插管治療,才能度過一次次危機。
醫師與病友齊心盼望政府能正視這群高風險、有迫切治療需求病友的權益,他們大多數仍年輕,若能盡早將新型生物製劑納入健保,及早治療穩定控制病情,也降低急診住院的醫療成本支出,更快重返職場,為社會貢獻力量。
台灣神經免疫醫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副院長葉建宏表示,肌無力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免疫系統異常產生抗體,錯誤攻擊神經肌肉傳導系統,導致肌肉無法正常運作,進而釀成肌肉無力等症狀,好發於20∼30歲女性,以及50歲以上男性。
葉建宏說,重症肌無力症狀主要影響「眼睛、四肢、吞嚥、呼吸」4大系統。葉建宏指出,目前約有8成病人可透過綜合性治療控制病情,但仍有約兩成「難治型」患者病情反覆發作,亟需新型治療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