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平溪 瀑布之鄉彩虹淵 老街天燈共祈願

文/人間社記者王麒瑋 |2025.04.21
603觀看次
字級
十分老街的地標——十分幸福天燈。圖/人間社記者王麒瑋
十分聚落背倚青山,前方為十分火車站月台。圖/人間社記者王麒瑋
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的選洗煤場。圖/人間社記者王麒瑋
平溪線鐵軌與觀瀑吊橋平行。圖/人間社記者王麒瑋
平溪放天燈,已成為遊客遊覽平溪的代表性活動。圖/人間社記者王麒瑋
十分瀑布屬於垂簾型瀑布,氣勢磅礴。圖/人間社記者王麒瑋
菁桐火車站是新北市定古蹟。圖/人間社記者王麒瑋
中央氣象署的五分山氣象雷達站,特色是兩顆白色的大圓球。 圖/人間社記者王麒瑋
菁桐選洗煤場遺跡。圖/人間社記者王麒瑋

文/人間社記者王麒瑋

新北市平溪區舊稱「平溪仔」、「石底區」,是基隆河的發源地,溪谷地形發達,區內有36座瀑布,是一個瀑布之鄉。由於上游溪床狹小,溪流彎曲湍急,流經平坦的村落,水清見底,能看到溪床上的岩石,因此被稱為「石底」或「平溪」。

發現黑金 開啟煤礦時代

平溪原本是一個農業鄉鎮,1909年發現「黑金」(煤礦)露頭,但因交通不便,無力大規模開採。當時為了開採「黑金」,台灣礦業龍頭顏雲年於1918年與藤田組合組「台北炭礦株式會社」,投下鉅資開闢石底線(平溪線)鐵路來運煤。

平溪線於1919年元月動工,然而1920年因世界經濟大蕭條,藤田組退出,由顏雲年收購並增資,同時與瑞芳、金山的採礦事業合併,改稱「台陽礦業株式會社」。全長12.9公里的平溪線鐵路於1921年完工通車,使得平溪進入發展蓬勃期。

平溪礦坑自1970年代逐漸停採後,因人口大量外移,地方又回復到以農業為主的鄉村型態。後來有自1965年開坑、1997年閉礦的「新平溪煤礦」,延續「台陽礦業」的採礦史。「新平溪煤礦歷史建築群」去年底登錄為新北市歷史建築。

煤礦沒落 發展天燈觀光

平溪天燈與鹽水蜂炮齊名,有「北天燈,南蜂炮」之譽。相傳,清道光年間,來自福建惠安及安溪等地先民入台,輾轉到基隆河上游開墾,當時因盜匪作亂(一說與原住民衝突)而避難山中,等危機過後,由留守村中壯丁以天燈為信號,通知避難家人返家,因此又有「平安燈」、「祈福燈」之名。

平溪天燈於2013年被評選為「全球14個死前必去」的節慶,與巴西嘉年華遊行、西班牙奔牛節、美國阿布奎基國際熱氣球節等節慶一起獲選。遊客前往平溪,將心中的祈願化成文字寫在天燈上,看著天燈冉冉升空,將希望與夢想傳遞出去,被認為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元宵節慶之一。

氣勢磅礡 十分瀑布美景

十分瀑布是國內外知名的景點,與台灣常見的細長型瀑布有別,十分瀑布屬於垂簾型瀑布,氣勢磅礴,與北美洲的尼加拉瀑布景色相似,因此有「台灣尼加拉瀑布」之稱。由於瀑布下方的潭淵極深,激起的陣陣水花,會產生朦朧氤氳的霧氣,在陽光照射下,經常形成一道彩虹,因此有「彩虹淵」的美名。

十分瀑布公園設有多處觀瀑平台,提供遊客各種角度觀瀑與吸收負離子;瀑布下方可欣賞全景,是絕佳的觀瀑點。民眾從十分遊客中心出發,沿著四廣潭橋前進,沿途可見壺穴地質景觀、眼鏡洞瀑布等美景。



暖東舊道 登小萬里長城

平溪位於「淡蘭古道」中路,是清朝從「淡水廳」至「噶瑪蘭廳」之間往來路徑,從現有史料記載的古徑、聚落拓墾、農產種植及運銷等情形,建構出淡蘭中路的路徑,現今分為「暖東舊道」及「蘭入山孔道」二大古徑。

「暖東舊道」也稱為「十分古道」,古道歷史可追溯至清乾隆年間,沿途有多處石厝遺址,可銜接五分山登山步道。海拔756.7公尺的五分山,位於平溪、瑞芳與基隆暖暖區的稜線上,是台灣小百岳之一,步道全程都鋪設花崗石,猶如萬里長城修築在稜線上,因此別名「小萬里長城」步道。

五分山山頂視野遼闊,能遠眺基隆港與瑞芳海景,中央氣象署在山頂設有「五分山氣象雷達站」,特色是兩顆白色的大圓球。五分山氣象雷達站可針對北部颱風、冬季鋒面進行嚴密追蹤監視,提升颱風及豪雨、寒流等預報能力。



獨特風光 火車穿梭老街

平溪線有十分、平溪、菁桐等三條老街,由於老街與鐵軌平行,擁有「火車門前過」的獨特鐵道風貌,與泰國美功鐵道市集、越南河內火車街相似,是歌手拍攝MV、電影的取景勝地。

菁桐舊稱「菁桐坑庄」,以前有許多野生菁桐樹,居民取菁桐樹皮作為繩索的材料而得名。菁桐坑有薯鄉、白石、菁桐三個村落,曾是台陽煤礦最大的採礦區,其中菁桐是重鎮。菁桐火車站是新北市定古蹟,車站對面留存有礦業遺跡「洗煤場」,見證採礦的艱辛與煤礦興衰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