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內湖 山橫春靄映嵐彩 新柳拂水照錦帶

文/人間社記者胡琇媚 |2025.04.14
614觀看次
字級
碧山巖開漳聖王廟坐落於忠勇山的半山腰,位置居高臨下。 圖/人間社記者謝裕源、胡琇媚
大湖公園錦帶橋。圖/人間社記者謝裕源、胡琇媚
碧湖公園管理中心有「小白宮」之稱。圖/人間社記者謝裕源、胡琇媚
內湖「夜弄土地公」民俗,信眾拿紅包袋將炮屑裝回家。 圖/人間社記者謝裕源、胡琇媚
碧山巖開漳聖王廟。圖/人間社記者謝裕源、胡琇媚
白石湖「同心池」是利用湧泉修建的生態平台。圖/人間社記者謝裕源、胡琇媚
內湖區鳥瞰圖。圖/人間社記者謝裕源、胡琇媚

文/人間社記者胡琇媚

內湖約有6成的森林保護區,可謂台北市的「綠色寶藏」。知名地標大湖公園,半圓形的錦帶橋倒映湖面,映襯出水墨畫般的景色,曾被票選為「全球最美仙景橋」之一;內湖科技園區年營業額超過5.4兆新台幣,有「台北矽谷」之稱。

內湖地名由來,始見於清乾隆13年(1748年)的古契文「內湖庄」,由於境內多山丘,閩南人稱山丘間的盆地、山坳為「湖仔」或「窪仔」,因此區內有「北勢湖」、「白石湖」、「畚箕湖」、「牛稠湖」和「後湖仔」等老地名。

其中,「北勢湖」因位於基隆河北岸的地勢而得名;「白石湖」因出產白色沉砂岩而得名,清末設有採石場;位於文湖國小北側的「畚箕湖」,因地形似畚箕而得名;「牛稠湖」在早年闢有牛舍而得名;「後湖仔」是指盆地後方的小山坳。

內科奇蹟 養水牛變滑鼠

內湖自清康熙年間,漢人開始墾荒之後,土地逐漸水田化,早年以稻米、蔬菜等農產為主要經濟產業,養牛耕作是普遍現象;自從基隆河截彎取直後,開始發展輕工業,許多高科技公司在內湖輕工業區購地,逐漸產生聚落效應。

內湖科技園區(簡稱內科)自千禧年後開始活躍,至今已有33家企業總部進駐,總營業額超過5.4兆新台幣,是全台產值最高的科學園區,號稱「台北矽谷」、「台北科技城」,被地方形容為「水牛變滑鼠」。

內湖雙璧 美麗都會公園

大湖公園比鄰白鷺山,因白鷺成群,也稱為「白鷺湖」,是先民為了開墾取水而設的埤塘,舊稱「十四份陂」。1979年整治為公園,仿中國園林建造,依山傍水,沿岸蜿蜒曲折,「錦帶橋」倒映湖面,美不勝收,曾被票選為「全球最美仙景橋」之一。

與錦帶橋相輝映的「水榭歌台」,是一座興建在湖中的雙層涼亭,古色古香的涼亭與九曲橋相連。民眾走過九曲橋,登上水榭歌台,可眺望全湖景色,尤其煙雨瀰漫時,彷彿置身畫中,這處美景曾於2012年5月登上法國《世界報》。

距離大湖公園2公里處的碧湖公園,兩者合稱「內湖雙璧」。碧湖公園原先也是灌溉用池塘,自1987年起陸續進行湖邊綠地美化,增建中國式涼亭、九曲橋及環湖步道。園區管理中心是一棟全白的歐式建築,號稱「小白宮」;園區另有6條登山步道,拾級而上,登上山巔,腳下的碧湖美景盡收眼底。



添香油錢 兌換免費咖啡

碧山巖開漳聖王廟坐落於忠勇山的半山腰,建築雄偉壯麗,居高臨下,從廟前平台可遠眺蜿蜒西流的淡水河,近觀鯉魚山及山腳的梯;夜晚眺望台北盆地,可見台北101大樓、圓山大飯店、松山機場等夜景。

相傳康熙末年,漳州府黃姓人士攜眷來台墾荒,途經碧山巖時,聽到前方石頭下的一個小洞發出嗡嗡聲,不絕於耳,認為是難得一見的吉地,於是將隨身佩帶的開漳聖王香火懸掛於石頭中,膜拜後離去。

到了清乾隆16年(1751年),碧山巖一帶鬧土匪。有一天黃昏,盜匪又在山下聚集,計議劫掠,忽見山頂鋒芒四射、戰鼓齊鳴,懸掛開漳聖王香火的石頭裂為三塊,嚇得匪徒棄械逃亡。居民認為開漳聖王保佑,於是建廟供奉。

碧山巖開山聖王廟地下一樓的「碧山巖藝文休閒中心」,可270度俯瞰台北盆地美景。民眾隨喜添香油錢,即可兌換免費咖啡,是台北市的人氣景觀咖啡廳。



地方民俗 掃財進紅包袋

內湖特有的民俗節慶「夜弄土地公」,是在元宵節時,以點燃的鞭炮丟向梘頭福德祠的土地公神轎,藉此「娛樂」、「戲弄」土地公而取得保佑。信徒深信鞭炮放得愈多,財運愈旺;而炸過土地公的炮屑代表財富,民眾會將炮屑掃進紅包袋,稱為「掃財」,並將裝滿炮屑的紅包袋帶回家。

民俗學家認為,「夜弄土地公」源自清末投擲爆竹的「攻炮台」民俗,日據時期演變為將爆竹放在土地公出巡的路上,藉此驅逐厄運及瘟疫;如今則演變為直接將鞭炮堆在神轎頂上。而梘頭福德祠土地公是石雕神像,所坐的是特製「鋼鐵神轎」,因此不怕炸,每年出巡回到廟裡,還要進行清洗儀式,信眾會爭相把清洗神像的灰水和砲灰帶回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