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假新指標 沿海風力預報入列

 |2025.04.21
142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颱風假停班停課標準除了看平均風力和累積雨量,現在又多了一個參考數據:中央氣象署指出,今年起,在颱風警報期間的縣市首長視訊連線會議上,將新增颱風警報期間沿海地區風力預報,作為地方政府停班停課參考數據,另今年也規劃於雲林、宜蘭安裝降雨雷達儀,強化短延時強降雨監測。

去年凱米、山陀兒、康芮及天兔等4颱風登陸台灣,為近10年來唯一侵台颱風數量略多於氣候平均值的1年,此外,去年11月更罕見出現4颱共舞,為氣象署自1958年有紀錄以來首次,更創下11月發布兩個陸上颱風警報的紀錄,造成多地方停班停課,讓人聞「風」色變。

氣象署長呂國臣表示,今年起颱風警報期間的縣市首長視訊連線會議,將新增「颱風警報期間沿海地區風力預報」服務,提供各縣市政府進行停班課決策參用;另今年3月起試辦的「陸上強風特報鄉鎮燈號」,提供更細緻的鄉鎮強風預警與燈號分級資訊,預計今年底正式上線。

呂國臣指出,目前現有的雨量站平均間隔約7、8公里,但短延時強降雨常具有範圍小、強度強的特性,局部地區恐難以量測;雷達儀為每兩分鐘、每250公尺監測,觀測範圍小,能彌補雨量站的不足,現有雷達的高雄林園可監測高雄及屏東,台中望高寮可監測台中以及彰化,新北樹林可監測大台北及桃園。

5億建新竹氣象園區 推展AI預報

呂國臣進一步說,今年已向美國預定兩顆雷達,但時程尚未訂定,後續將完成的雲林古坑雷達,可監測雲林及嘉義,宜蘭可監測蘭陽平原及福隆山區,幾乎可涵蓋人口稠密的大都會區,而這些數據未來可放到AI模型訓練,提升短延時強降雨預報能力。

極端氣候來臨,中央氣象署推展AI技術以進行更精準預報及多元應用,但現行機房空間及算力運作不足以提供超級電腦使用,氣象署今年起將斥資約5億元於新竹氣象站,規畫興建新竹氣象科學園區,去年提出該計畫並已獲行政院核定,預估最快2027年底完成。

氣象署海氣遙測組副組長張保亮表示,天氣預報結合AI技術能及早了解氣候變化及因應極端氣候帶來的衝擊,為更精準預測各地天氣,他們提出「數值天氣測報高速運算電腦建置計畫」,推動建置第7至9代高速運算電腦9年計畫。

張保亮指出,建置7至9代高速運轉電腦後,算力也會隨之增加,若用「AI深度學習大氣模型」的話,電腦訓練時間可快1000至1500倍,且氣候預測的結果也可在短短幾分鐘內就可取得。

抗高溫對策聯盟 下月底成軍

全球暖化氣候下異常高溫更為頻繁,對經濟、環境、生活都造成嚴峻影響。環境部表示,因應高溫衝擊,將和各部會、地方政府和專家學者等共組抗高溫對策聯盟,目標今年5月底前正式成立。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徐旭誠指出,去年5月環境部就有成立抗高溫對策聯盟的發想,尤其近年全球均溫屢創新高,調適就成了重要課題,今年1月首次跨部會討論,本月底前將和產業界、縣市政府代表、NGO等初步討論,今天就會和學者、政府部門等討論初步的整合對策,目標5月底可正式成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