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川普政府把一名住在馬里蘭州的居民連同一批幫派罪犯,一起遣送到薩爾瓦多監禁;事後證明是誤送,美國最高法院已判決政府必須協助接回該男子,但川普政府仍嚴詞拒絕。美國立憲基礎為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但川普政府已一再拒絕執行法院的判決,把總統權力擴張到危及法治國家的底線。
川普祭出對全球各國的關稅戰,大戰方酣。根據川普對各國提出的課稅公式,已被證明違反了所有經濟原理,多為即興式的選擇,而且未經嚴格的核實,所以連澳洲只有企鵝的離島、在非洲完全不需進口美國貨物的國家,都被川普納入課稅範圍;重要的是,相關政策的制定完全避過了國會。
川普以打擊非法移民、重建美國製造業為競選主軸,贏得大選。自一月上任後,確也雷厲風行兌現政見,不到一百天,已簽署了大量行政命令,且包括限制在美國出生而立即獲得公民權的行政命令,也被視為違憲,至今仍在官司上訴當中,已有法官判決該命令暫停執行。
移民政策是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口號的核心,除了不斷遣返非法的無證移民,甚至連前述的誤送也無所謂。該名被誤送的馬里蘭州男子賈西亞雖僅是一個個案,但經過層層司法訴訟,都判決司法部敗訴,應該把該男子接回美國。不過,川普日前會見薩爾瓦多總統布格磊時,兩國總統都聲稱不會將賈西亞送回美國,無視最高法院的判決。
另一案例,美聯社因為拒絕採用川普把墨西哥灣改成美國灣的命名,被白宮拒絕該社記者到橢圓形辦公室和空軍一號採訪,同樣被美聯社告上法院,法官也判美聯社勝訴,命令白宮恢復美聯社的採訪權,但白宮仍置之不理。
最近被告上法庭的案例,則是幾個名校聯手控告川普政府(能源部)扣發給學校的聯邦補助款,因為事涉高等教育的學術自由及言論自由,其影響必更為深遠。
川普政府因為反對多元化政策,及校園內的挺巴反猶活動,接連對幾所名校出手,要求大學切結配合政府,否則凍結聯邦政府給予學校的補助。哥倫比亞大學原代理校長因頂不住四億美元補助款的壓力,屈服而配合聯邦,但該代理校長隨即宣布辭職。近日則是常春藤盟校領頭羊哈佛大學公開反對川普的要脅,拒絕配合白宮的要求,乃至立即遭川普凍結二十二億美元的補助,甚至被威脅取消學校免稅的特許權利。
川普領導的「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運動雖然顛覆許多價值觀,但畢竟是經過選民的選票認可,這在民主社會中毋庸置疑。但是從川普就任後恣意作為,全球經濟動亂已在眼前,俄烏戰爭和中東戰火尚存懸念,此際川普政府再將手伸進最高學府,利用經費手段硬要學術自主和言論自由低頭,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台大前校長管中閔的前車之鑑,當政治干預一切,即便最崇高的學術殿堂,也難倖免。
美國畢竟仍是世界強權,牽一髮而動全身,中美關稅大戰尚難分解,但全球秩序的裂解已在進行。尤其,川普用獨大的行政權來對抗司法權和立法權,貫徹個人意志,其實已到動搖國本的危殆地步。所幸,制度的設計仍保有最後一道防線,明年美國的期中選舉是對川普施政的最新民意檢驗,是支持或反噬,且待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