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福報》二十五周年了,回想在公元二○○○年時,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秉持著「傳播人間善因緣」的理念創辦了《人間福報》,二十五年來,在各界人士的共同耕耘下,《人間福報》已然成為台灣社會的一股清流,儘管在社會紛擾、人心迷亂的國際和國內政治激盪下,《人間福報》始終秉持著人性本善的理念,傳播著「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善念,鼓舞著社會人心,形成一股穩定社會的無形力量。
有鑑於媒體的影響力,星雲大師生前在弘法期間,一直都有一個創報的心願,直到二○○○年才真正落實創辦了《人間福報》。大師在創刊的發刊詞中,提出四點期許:希望《人間福報》是代表淨化美好的社會、是代表智仁勇的人生、是代表慈心橋的連繫、是代表因緣果報的報導。本此信念這二十五年來,《人間福報》不論是在闡揚人心良善光明的一面,還是在淨化社會的一面,都起到了激濁揚清的作用,使得台灣社會仍能維繫著真善美的基本價值。
在《人間福報》的內容中,遵照著星雲大師的基本理念,著重在奇人妙事的發掘、科技新知的介紹、藝人世界的連線、好人好事的表揚、家庭生活的常識、青少年善美的教育等報導。這些看似平常的價值,但是透過《人間福報》的去蕪存菁、隱惡揚善,的確對於社會產生一些正面的影響,讓這個社會更顯和諧與溫馨。各版面的專欄,所邀請來的執筆專家學者,都是卓有聲名的政法財經與藝文大家,對社會具有引導教化功能。
星雲大師認為,現在是資訊傳輸發達的時代,各種資訊瞬息萬變、日新月異,媒體不但要滿足人們知的需求,對於社會善良風俗的導引,更要負擔起重責大任。因此在其號召下,《人間福報》也舉辦了許多有意義的活動,諸如「媒體環保日,身心零汙染」,呼籲媒體要做到「不色情、不暴力、不扭曲」的風氣。為了讓媒體多報導人間真善美的訊息,成立了「星雲真善美傳播獎」,提升台灣的媒體生態和報導環境。而《人間福報》對於推廣星雲大師的「三好運動」更是不遺餘力,對社會風氣起到良好的影響。
一直以來,《人間福報》就是社會清流的中流砥柱,無論是在政治紛亂的選舉期間,還是人心慌亂的天災地震時刻,《人間福報》始終站在第一線,給予人們最溫暖的安慰。星雲大師說,在林林總總的報刊中,我們也想盡一點努力,發表一些不同看法。我們的報導內容不偏重揣測、不刺激人心、不懸疑惑眾、不刊布惡行惡事。所有的報導,只希望對社會風氣有改善,對人性的善多有助益。
心定和尚對於《人間福報》曾經編製一段順口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不論早報,還是晚報,總而言之,統統有報。看來看去,選來選去,最佳選擇,還是《人間福報》。」這是對《人間福報》的一個有力註解,也是一般民眾對於《人間福報》的觀感和定論。星雲大師秉持著宗教的慈悲胸懷,以關愛社會、淑世精神而辦報,至今已經滿二十五年了。儘管政治依舊紛擾,人心仍然不安,而《人間福報》的理想和志業不會有絲毫動搖,我們仍將一本初衷,希望未來的歲月能夠繼續傳播善因緣,讓福報滿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