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賽夏客
一位手無縛雞之力的文生,碰到一名武功蓋世的武將,將會迸出怎樣的火花?在歷史的舞台上,詩人杜甫與武將嚴武,都是不可一世的才子,兩人相交甚篤,但也鬧了不少齟齬之事。
杜甫是詩聖,後世家喻戶曉,嚴武則鮮為人知。他擁有卓越的政治與軍事才能,「三朝出入榮」;又因平定安史之亂有功,得以擢官晉爵,與父親嚴挺之均是當代政壇的顯赫人物。其實,嚴武在詩歌方面也不可小覷,只是在唐朝詩人璀璨的星光下,不免因而顯得暗淡。
雖然嚴武為人稍嫌粗暴,唯獨在好友杜甫面前,自矮半截。兩人鬧彆扭時,他不是拔刀怒視,而是一再吞忍壓抑,小心翼翼對待好友,似恐一個不小心把握在手中的珍珠給摔壞了。
此外,杜、嚴二人家境與社經地位懸殊,嚴武經常暗中接濟杜甫。
當他官拜成都府尹時,恨不得馬上給予杜甫一官半職,又怕執拗的杜甫不從,還先寫封信「打預防針」,提及傲氣的才子禰衡,隱喻好友不能像他一樣死不低頭;接著又提到郝隆在大熱天光著肚皮晒太陽,擔心一肚子的書沒晒太陽會發霉,暗示杜甫滿腹詩書也要活用,間接勸他出仕,不要當兩腳書櫥,可說用心良苦。
杜甫看出嚴武書信中的意涵,其一,勸他可以閒散一陣子,但不可一輩子消沉;其二,有才華要發揮,不是將之擺晾著;最後,提醒朋友之間要互相往來,否則會被淡忘。於是也回了封詩信,舉詩人岑參〈寄左省杜拾遺〉之作,說自己從叛軍囹圄中脫身,逃到鳳翔護衛唐肅宗回朝,雖任左拾遺,然而皇上停留在他身上的目光就像韶光般短暫,不過是濫竽充數。詩中運用反諷,表達了一代文人仕途的坎坷遭遇。
杜甫的意思是:「我不是不想報效國家,而是不受當朝重視,因此才有了退而求其次的想法。」接著自我表白:「我的偶像是晉朝的謝安,他不攀龍附鳳,只依照自己的方式過生活;還有竹林七賢的阮籍,不受世俗禮法控制,活得自在。進有進的活法,退有退的安適。」表明自己不受外界誘惑的心境。
雖然,杜甫最後仍接受了嚴武幕僚一職,但仕途並不愉快。嚴武性格暴烈,杜甫亦非省油的燈,因而摩擦與誤解頻生。
有一次,杜甫喝酒壯了膽,站上搖搖晃晃的小馬札(可折疊的椅子),指著嚴武怒罵:「嚴挺之,生了你這個混帳小子!」把對方的父親一起罵進去,極盡羞辱。當下,他看嚴武臉色大變,機謹地話鋒一轉,自嘲說:「杜審言的孫子,狂妄無禮!」趕緊把自己的祖父抬出來當擋箭牌,表示彼此都一樣。
朋友相交,儼如舌齒相依,相處難免嗑絆,沒有誰應該讓誰。然而,位高權重的嚴武面對處境落魄的杜甫,反而更用心維護他易碎的玻璃心,而不是「官大學問大」,表現出傲慢的態度。維繫友情實不易,若能處處為對方著想,相互尊重,友誼哪會變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