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別再讓孩子無限制吃甜食!醫師提醒,肥胖不僅導致胰島素阻抗,更是孩子「長不高」的隱形殺手。「過量胰島素與生長激素是『天敵』!」醫師強調,胰島素過多不僅抑制生長激素,也可能加速生長板提前閉合。
初日診所兒童內分泌科醫師王律婷說,根據《神經內分泌學》刊載的研究顯示,人體攝取糖分後,會暫時降低血液中生長激素的濃度,持續大約2∼3小時。換句話說,若孩子早餐喝一杯奶茶、放學再來一杯手搖飲,等於每天不斷「關閉」生長激素。
德國一篇追蹤197位第一型糖尿病兒童的研究亦發現,糖化血色素(HbA1c)較高的族群,最終的成人身高比發病時預測的成人身高矮小,平均減少將近3公分,嚴重可達6.4公分,長期高血糖將拖累孩子的身高發育。
王律婷說,4歲以上兒童,每年平均長高4∼6公分;進入青春期後,成長速度可達8∼14公分。然而,愛吃甜食的孩子,初期因胰島素濃度升高,可能促進「類胰島素生長因子-1(IGF-1)」生物可用性,讓骨骼快速成長,看起來比同齡孩子更加「頭好壯壯」。「但這只是短暫現象。」許多家長因此忽略糖分過量的危害,直到發現其他孩子陸續抽高,而自家孩子卻開始緩長,甚至提早出現第二性徵,才驚覺甜食影響了孩子生長,導致成年後身高不如預期,甚至輸給原本比自己矮的同齡朋友。
反之,有些家長誤以為孩子「晚長」沒關係,進入青春期後遲早會追上,但如果一年長不到4公分,或身高百分位小於3%,就有可能是內分泌疾病,是錯過黃金生長期的警訊。
王律婷提醒,孩子身高80%受到遺傳影響,僅後天因素仍占20%;只要提供良好生長環境,包括均衡營養、適當運動、充足睡眠及避免內分泌干擾物質,就能幫助孩子發揮最大生長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