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之旅】雲台山 一首美妙山水交響樂

文/記者牛少傑  |2025.03.15
433觀看次
字級
雲台山百家岩,據說是竹林七賢的隱居地。圖/雲台山景區提供
「山海經里的雲台山」主題冰雪節現場。圖/雲台山景區提供
賈樹紅(右1)和妹妹陪父親在雲台山。圖/雲台山景區提供
雲台山主峰茱萸峰。圖/雲台山景區提供
雲台山景區民宿。圖/雲台山景區提供
雲台山景區入口。圖/雲台山景區提供
雲台山景區內紅石峽觀景點。圖/雲台山景區提供

文/記者牛少傑

「直到現在,我還經常埋怨三妹,為什麼不早點讓我上山!」在位於雲台山下的家裡,賈樹紅對記者說。

從外觀看,賈樹紅的家只是個普通農家小院,但兩層小樓內部裝修格外講究,絲毫不輸城裡的別墅。

「這是用我從山上開酒店掙的兩百萬蓋的,光裝修就花了六十萬(人民幣)。」賈樹紅說,現在的生活曾經是她和三妹賈艷紅的夢想。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賈樹紅姊妹倆的故事要從一九八九年講起。那年賈樹紅二十五歲,愛旅遊的她帶著十七歲的賈艷紅登上了華山。除了秀美的風景,兩姊妹還發現了「商機」。

審時度勢先人一步

儘管太行山普遍缺水,但雲台山水資源得天獨厚。這裡素有「六景三奇」之說,即雲霧景、潭瀑景、山洞景、峰石景、峽澗景、茂林景和雲奇、水奇、峰洞奇。

當地開發雲台山時,考察隊員查閱史料還發現,「雲台山」這個名字已叫了千百年。山上現存刻於一二○四年的古碑明確記載,這裡「因山嶽高峻,群峰間常見白雲繚繞,故稱雲台山」。明代學者李濂,在「旅行萬里、讀書著說四十年」的生涯中,多次遊覽雲台山,並對此做出「太行穠秀,此當為冠」的高度評價。

從一九八四年到二○二四年,雲台山景區從一個起步晚、沒有品牌、沒有知名度的山頭,發展成享譽海內外的風景名勝區。

《雲台山》一書主編徐玉迎總結:旅遊經濟,也是品牌經濟和知名度經濟造就雲台山。雖然開發比較晚,但能準確審時度勢,先人一步,一邊大手筆創品牌,一邊精準行銷,打出了雲台山的名氣。

高俊是雲台山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二○○三年,他剛從鄭州大學旅遊管理專業畢業就加入雲台山景區工作,當時恰逢雲台山申報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

「我們當時都覺得不可能獲批,全世界的景區一起向聯合國競爭二十五個名額,哪會輪得上雲台山啊?」高俊回憶,萬萬沒想到,雲台山在世界地質遺跡方面的價值,竟讓不少評估專家為之嘆服。

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學部主任、素有「世界地質公園之父」美譽的世界知名地學專家伊德博士實地考察後感嘆到:「我不得不承認,雲台山是一個獨一無二、不可比擬的地質公園。它給我的印象是一部樂章,是一首貝多芬的交響樂,是一首最美妙的山水交響樂!」

雲台山能反映地球三十四億年演進的時間節點,已故的中國地質科學院原院長趙遜當年深感雲台山地質遺跡的價值重大,將其單獨命名為「雲台地貌」。

二○○四年八月,聯合國公布了全球首批二十五家世界地質公園名單,中國一共八家。雲台山居黃山、廬山之後,以大陸第三、世界第五的成績入選。二○○五年,原國家旅遊局開展首批5A級旅遊景區創建工作。二○○七年大陸首批六十六家5A級景區名單公布時,河南入選的除了少林寺,還有雲台山。

精準行銷的祕笈

一邊創品牌,一邊做推介,是雲台山景區精準行銷的祕笈。

很多人知道雲台山,可能都是從電視上「雲台山水,峽谷極品」的廣告開始的。二○○六年,雲台山景區開始在原中央電視台《朝聞天下》欄目進行品牌宣傳;二○○七年,向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地鐵站大量投放燈箱廣告,希望在中心城市進一步提升知名度。

此外,雲台山景區還將推廣前延,在重要客源地不斷加大行銷力度。二○○八年奧運前夕,設立了大陸景區首個駐北京旅遊服務中心;二○○九年開通了大陸首個以景區命名的旅遊專列——「雲台山號」;二○一三年,在南韓首爾設立了大陸景區首個境外辦事處。

高俊說:「雲台山不甘人後、一路爭先,很多看似遙不可及的目標,後來竟都變成了現實。」

文旅融合煥新顏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之根正成為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意之源。以雲台山為例,當地圍繞漢獻帝和曹皇后的故事打造漢服花朝節,引領春季旅遊潮;延續嵇康「廣陵散」的韻律,連續舉辦音樂節、電音節,引爆整個夏天;舉辦以尋訪「竹林七賢」品味魏晉風骨、打卡王維詩裡的雲台山等為主題的登高節,帶領遊客品讀秋天的靜美;圍繞「山海經裡的冰雪世界」主題策畫冰雪節,「冷經濟」在冬日引發「熱效應」……

雲台山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路紫婷介紹,這些創意活動,在自媒體上形成了強大的網紅效應和IP引流,廣受年輕人喜愛,讓雲台山一年四季都有風景、有故事、有體驗。

年輕時尚活力多元

按照「旅遊+文化」、「旅遊+音樂」、「旅遊+體育」等思路,雲台山正深入探索單一山水旅遊向文化、休閒、娛樂、體驗等綜合旅遊轉型的新模式。

由中國社科院等部門組建的中國文旅產業指數實驗室發表的數據顯示,雲台山在大陸5A級景區新媒體傳播影響力排名中多次獲得前三、河南第一的成績。

得益於轉型發展,雲台山客群結構已然發生了質的轉變。據雲台山智慧旅遊平台數據統計,年輕人占比高達七成。雲台山也藉助文旅融合成功塑造了「年輕、時尚、活力、多元」的新形象,實現了從「老牌山水景區」到「青春雲台山」的蝶變。

在文旅融合的引領下,雲台山發展也達到了新的高度。二○二四年雲台山景區共接待遊客七百四十三點八三萬人次,收入達人民幣七點五九億元。

山上生意含金量高

「上山」之前,賈樹紅一直在修武縣城開門市部,直到二○○六年,她才在小妹的極力邀請下,來到雲台山開起了酒店。

「在山上比我在縣城開門市部掙得多,『含金量』很高。」賈樹紅故作「埋怨」地打趣道,雲台山做起來了,「怎麼不早點讓我上山做生意呢?」

五十三歲的李趁意比賈樹紅幸運,她本就是雲台山景區里岸上村人。此前,李趁意沿襲祖祖輩輩的生活,靠在山上割荊條為生,而她的丈夫也「隨大溜」在山上挖石頭換錢。一九九五年,雲台山景區小有規模後,她和丈夫開始在小寨溝景點擺攤賣涼皮。

「那時候人不多,一碗涼皮五毛錢,一天下來也能賣個三、五十塊錢。」李趁意回憶,後來遊客一年比一年多,索性在擺攤的地方開起了小飯店,「有時候一天就能賣到一、兩千元(人民幣)」。

李趁意掰著指頭,饒有興趣地講著她的起家史:二○○○年,老房子拆掉蓋起了兩層的家庭賓館,另外還承包了別人家的近八十間房做賓館;二○○四年,成立旅行社,一邊帶團,一邊經營賓館;如今,賓館規模持續擴大至二百間客房,還配建了大型會議中心。

「二○二三年一年,我們就接待了三、四萬人次。」李趁意的女婿薛玉奇說。

賈樹紅事業發展軌跡和李趁意類似。二○一四年,她花費人民幣五十多萬元從別人手裡買下一個舊賓館,完全拆掉後投資人民幣二百四十萬元重新建成了一個四層共二十五間的新賓館,一樓和二樓設兩個大餐廳,專做韓國菜。二○二三年八月,賈樹紅又花費人民幣三百七十萬元在雲台山為女兒買了一個賓館,並重新裝修改造,原來的賓館交給外甥經營。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