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少霖
福建丰州石亭寺有一處勝「壽親台」,名「鐘石」。鐘石上有「壽親台」三字,為宋代泉州太守王十朋題刻。史料記載,其事親孝,祈願親人長壽。
鐘石附近有「鼓石」。鐘石叩之,傳說有鐘音;鼓石叩之,傳說有鼓音。古往今來,鐘石上留下不少石與石撞擊的痕跡,表面形成了一個又一個橢圓形凹坑,那是遊客與百姓為親人祈壽的心願與意志的體現。
鐘石聳立,高約七公尺,叩後其聲「匡匡」;鼓石在鐘石西南側,面平,呈不規則橢圓形,周長約十四公尺,高約四公尺,叩後其聲「咯咯」。
「壽親台」三字為豎寫,其旁原有配詩一首,久已風化,已難辨識。然而,此晨鐘暮鼓,為親人祈壽之意,雖是自古到今流傳,但知曉的人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