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親的話】認識我的外公

文/王正方 |2025.03.10
289觀看次
字級
作者的外祖父曹范清 圖/王正方

文/王正方

民國十一年(1922) 外祖父去世,十六年後我才來到這個世界。

幼年時聽母親說過:

「你外公曹范清是前清的舉人,他正直嚴謹,文章遠近知名。民國初年做過兩個地方的縣知事,就是現在的縣長。」

母親是江西新建港口村曹氏後裔,世代書香傳家。她同我的二姨媽都畢業於南昌女子師範學校、北京高等女子師範學院;民國初年,女大學生非常少,全國的最高女子學府,就是北京女高師了。媽媽告訴我們的故事:

「我和妹妹準備好一起去南昌上女子師範,先去給你外公磕頭辭行。你外婆在一邊說:她們要去城裡讀學堂了,給她們取個學名吧!從前的女孩子都沒有正式名字的。你外公抽著水煙,噴了口煙想都沒想就說:一個叫曹方一個叫曹文。名字簡單又有氣魄,讀起來鏗鏘,其實他老人家早就想好了。」

與媽媽同一輩的親戚們都稱她「方官」,我的名字沿用了這「方」字,其來也有自。承蒙祖恩,外公取的名字定然希望子孫為人「方正不阿」,但我這個不肖子孫,行年八十有餘,大半輩子嬉笑怒罵,欠缺穩重端莊,調皮搗蛋的事件層出不窮,人稱「老頑童」,外公若知道有如此頑劣子孫,肯定以家法伺候,少不了二十大板?

從百誠堂老書局獲得一批母親的遺物,發現了一封大舅一九二二年寫給「方妹」的信,見到滿篇半楷書半行草的漂亮毛筆字,文言文夾雜著白話文,信中說:

「……靈柩回籍風順一帆毫無阻滯,蓋先嚴一生忠厚慈祥有以感召之也,……兄擬今年十一月遂先人之願,安葬於馬鞍山,亡人得土為安。……」

大舅曹孝標是長子,外公在安徽望江縣縣知事任上去世,依古代禮俗,長子扶柩回鄉,平安抵達,修書告知在外地讀書工作的弟妹們。母親有五兄弟,一妹。

我與江西新建港口村曹氏宗祠負責人取得聯繫,曹家族譜的資料可以上溯到一千多年前,保存工作堪稱完整,經過多次網上通訊,獲得一篇重要的〈曹九疇公傳略〉,簡歷錄於後:

「……聯奎之孫,鑾次子,九疇字范清,魯江曹氏第二十世。清新建縣學附學生,清光緒十七年(1891)辛卯科本省鄉試第三十二名舉人,考授內閣中書。光緒二十九年(1903)派赴日本考查學務。宣統三年辛亥(1911)銓敘知縣……民國四年(1915)分發安徽候補,五年(1916)署理安徽婺源縣知事,十年(1921)署理安徽望江縣知事。清授朝議大夫。生於清咸豐十一年辛酉(1861)十二月二十八日戌時,歿於民國十一年壬戌(1922)三月十五日午時。……」

〈曹九疇公傳略〉中也詳細提到:

「……清末廢除科舉制度,各地興辦學堂,江西省府徵派九疇公赴日本考察學務,一年後回國提出諸多建議,創立江西省教育會及縣高等小學堂。

宣統年施行新政,成立江西省諮議局,九疇公任文案,撰寫所有自治邑建議及興利除弊之策,無不切中要害且易於實行。……

丙辰年(1916)署理婺源縣知事,婺源民風彪悍好鬥,訴訟頻繁爭論不休,九疇公在庭上片言隻語能做出公正判決,無不心悅誠服。任期內減少政務減輕刑罰,與民休息。離職日,父老百姓堵塞道路送行,爭相不捨。

望江縣靠河,有沙洲地數十萬頃,春季漲水立即成為大片湖澤,水旱災不斷。辛酉年(1921)獲委派署理望江縣知事,甫上任便逢大旱。九疇公提出修建堤壩的建議,獲批准。勘察啟動,朝夕趕工無片刻閒暇。工程興建未久,九疇公因積勞成疾離世,享年六十二歲。長子扶柩返鄉安葬。……」

這與那封大舅舅寫給方妹的信銜接上了,登時興奮到不可自禁,有如身在百年餘前的中國大陸,融入曹氏宗親的歷史長流之中。

讀到〈傳略〉有關外祖父詩詞文章的描述和誇讚,感到無比的興奮、驕傲、崇拜。開始的一段:

「少好學,有大志,從舅父夏曙村習制藝,為文輒有奇致。」

「奇致」是指他的文字有異於他人的意趣。

九疇公在光緒十七年(1891)應試的那篇文章,〈傳略〉記載了當時諸位考官的評語:

「清真雅正,題蘊畢宣(文字清雅真誠正確,完全捕捉到命題涵義),好整以暇(氣定神閒的做出表達);軒爽而不膚,深入能不晦,是虛實兼到之作(文字大開大合,明快清爽不膚淺,能深入探討但不晦澀,虛實兼顧)。笙簧六籍,肴饌百家,極才人之能事(如一場詩書經典的演奏會,諸子百家的盛宴,才華發揮到極致)。……」

佳評如許,亟欲一讀而後快,然而〈傳略〉下一行寫的是:「考生文章缺失。」真令人沮喪到萬丈低谷。〈傳略〉記載有關九疇公的詩詞:

「著有詩二卷,俱當日與陳伯嚴、吏部劉未林、太史楊曼陀、比部諸名流唱和之作,現已付梓行世。」(陳伯嚴字三立,同光詩派大家;陳、劉、楊三位都是清末民初江西著名詩人。比部:刑法部門。)

但是九疇公的二卷詩集失落已久,踏破鐵鞋無覓處;只找到他的一首作品,詩曰:

黃金虛牝鬢華凋,

斗米何堪更折腰;

未向蓬山問清淺,

聊從芸閣避煩囂。

淵雲舊侶嘗相過,

猿鶴移文早見招;

詩酒殘年一狂叟,

牛衣鳧舄兩飄蕭。

大意:拋棄黃金如糞土,斗米更不值得折腰,無緣向蓬萊仙人問詢,只在芸閣躲避喧囂;心儀揚雄、王褒的文采,見過真假隱士的對照,狂狷老叟詩酒為伴,麻衣舊鞋飄然瀟灑,多麼逍遙!

外公六十二歲英年早逝,沒有經歷過老叟階段。歲月悠悠,我正朝著「米壽」邁進。有朝一日我將在某處謁見外公,恭謹稟報:「外孫正方,玩世不恭,喜好詩文,晚年人稱老頑童,即『狂叟』之別名。」

期待他老人家聽了莞爾一笑,豁免家法二十大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