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剛剛
「請問你是不是搞錯了?你在成語和例句裡寫的是『棁』字,到了出處和解釋裡怎麼變成了『帨』字?到底應該是『設棁之辰』還是『設帨之辰』?」手機提示音吵醒了正昏昏欲睡的我,看到有人對我在社交網上發布的成語知識卡片提出了疑問,我一下子從床上坐起來,瞪大眼睛逐字逐句檢查我製作的卡片,發現確實有的地方寫成了「設帨之辰」,有的地方寫成了「設棁之辰」。
這就奇怪了,我記得很清楚,由於「帨」和「棁」都不是常見字,我製作卡片的時候為了避免打字輸入錯誤,特意從網路百科詞典上複製了成語再黏貼到我的文檔裡,怎麼還會出差錯呢?莫非這個成語有兩種寫法?
我在網上繼續搜索了一番,驗證了這一猜測,網路詞典上既有「設帨之辰」又有「設棁之辰」,但其中一個是錯的。根據解釋,「設帨之辰」的意思是女子的生日,出自《禮記.內則》:「子生,男子設弧於門左,女子設帨於門右。」古代風俗裡,一家人若生了男孩,就在門左懸掛一張弓;若生了女孩,就在門右掛一條佩巾。「弧」是木弓,「帨」是佩巾。所以相對於「設帨之辰」,男子的生日也有「設弧之辰」、「懸弧之辰」之說。
再看「設棁之辰」,其解釋與「設帨之辰」一模一樣,但「棁」字是「木杖、梁上的短柱」的意思,與「佩巾」相去甚遠。看來網路百科詞典有誤,怨我當時太過輕信參考資料,沒有進一步查證,製作出了帶瑕疵的成語卡片。一想到這張卡片已經被幾十位網友收藏了,我心生焦慮,連忙跑到寫字台前打開電腦,更正了卡片上的例句並重新發布到社交網上:「比起借幻境逃避,我願以背水一戰為代價換來無悔的抉擇,也許那是我激發潛力的手段。在每一個設帨之辰的倒計時中,我意識到清高與沉默不代表反抗,而代表窩囊。遺忘的城牆那麼冰冷、那麼厚,聲嘶力竭都無法抵達的另一端,憑什麼特許我做騎牆派?」
我對網友的細心感到驚訝,因為我這段文字曾先後被三家不同報刊的編輯檢查過,都沒有發現問題,包括我自己在內。同時我又感到驚喜,因為我總抱怨我辛辛苦苦做出的成語卡片沒人看,大家都願意去看不費腦子的搞笑短視頻,其實獨具慧眼的同好會在不經意間出現,給人啟發與鼓舞。我對那位網友表示了感謝,並承諾以後發布筆記會更加小心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