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台師大跨國團隊研究發現,單次運動就能促進大腦認知功能,且對各年齡層都有助益,以多模式的混合運動型態、運動時間持續20分鐘以上效益較大,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期刊《心理學公報》。
張育愷表示,大腦的認知功能除了影響學習與學業成就、工作表現與生產力,同時也有助於預防或延緩認知的退化,規律的健身運動有助於降低高血壓、中風等疾病風險,也能促進大腦健康。
張育愷提到,沒有時間常是大家從事規律運動的阻力,因此團隊嘗試研究更短的運動型態是否有效益,經彙整30篇統合分析、涵蓋383篇獨立研究,納入逾1.8萬名參與者進行研究後發現,單次運動就有助於促進大腦認知功能。
張育愷指出,研究發現運動時會發現心跳增加,即使是單次性運動,也能促進大腦前額葉的活化,並增加神經元之間的連結和強化,因而能促進大腦認知功能,以注意力、執行功能等效益最大,而運動後產生的效益則大於運動中。
研究團隊進一步分析,單次運動對各年齡層的大腦認知功能都有助益,包含學齡前幼兒或高齡者,其中以小於18歲的族群效益最大。
至於單次運動要如何做效益最大,張育愷表示,運動型態以混合運動或中高強度的間歇訓練效益較大,高於單純的有氧健身或阻力健身,至於運動強度則以中等至高等強度效益較大,運動時間以持續20分鐘以上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