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悟也麼?〉。
圖/佛光山法堂書記室提供
我們的身心住在哪裡?無住。就等於太陽住在虛空裡,它都沒有依靠,你說它危險嗎?它不但不危險,還每天放光照耀,所以陽光普照大地。
圖/123RF
文/星雲大師
各位觀眾,大家平安吉祥!
今天要和各位講「悟也麼?」
「悟也麼?」這一句警語,就是問我們:你開悟了沒有?
在佛教裡面,禪宗不一定要你成佛,他要你開悟。你開悟了、明理了、通達了,還怕不能成佛嗎?成佛很難,開悟不難。開悟就是我明白了!對自己,生從何來?死到何處去?我明白了。我對於人生的流轉、還滅,就是怎麼樣來?怎麼樣去?我懂得、我明白,我開悟了。
所謂開悟,我不但知道現在,可以明白過去,還知道未來。所以開悟的人,在時間上講,過往好多的事情,想要知道的,會浮現在眼前;開悟的人在空間上講,很遠很遠的事情,他想要知道的,也都向他集中而來。為什麼?他悟道了。
這個悟道不難,你們不是經常說:「啊!我懂了!」「喔!我明白了!」這個當然是小小的知識層面。開悟要再高一點,真正對人、對世間、對宇宙萬物,從自心層面深度了知,這才是開悟。
自我警醒 自我察覺
所以在禪門裡說:「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你先要有求知欲,不斷提出一些對人生緊要的問題,再去尋找答案,這個「悟也麼?」一個問號。你悟了沒有?你不斷的提問自己、警醒自己、覺察自己,會得到一個答案的。
過去有一位玉琳國師,是雍正皇帝的老師。玉琳國師圓寂後,雍正皇帝想知道國師的門徒當中,有沒有開悟的禪者?於是找到國師的一個徒弟,但是他沒有開悟。雍正皇帝對他說:「你愧對國師,你的師父是這麼令人尊崇的一位高僧,是一位悟道者,你怎麼做徒弟的不開悟呢?限你一個禮拜開悟,如果不開悟的話,我要砍你的頭!」
玉琳國師的弟子想到:「真是倒楣了,禍從天上來!開悟哪有那麼容易呢?」
他在生死交關之際,焦急得不知道怎麼辦!雍正皇帝每天都派一個人來問:「你開悟了沒有?」當然沒有。
到了最後第七天到期日了,「你開悟了沒有?」他沒有開悟。雍正皇帝親自來問:「你開悟了沒有?」他這一急,他悟道了。
何以知道?不等皇帝開口講話,他即刻對著雍正說:「雍正,把頭拿來!」這麼大的口氣!雍正感佩,真是悟道啦!
當下便請玉琳國師的這位徒弟,新悟道者,陞座說法開示。
所以大家要對人生、生命、生活當中,很平常的道理,生起一些疑問,找到了這些答案,雖然沒什麼稀奇,但這些道理從此與你有了深切的關聯,它不再是外在的知識,它成了你心靈的一部分。
大家要悟道,要常常問自己:「悟也麼?」
祝福你們!
無住生心
中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在五祖弘忍大師那裡大徹大悟之後,得到五祖的傳法印可,成為禪宗第六祖。當五祖弘忍禪師為他講說《金剛經》裡面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他當下大悟,說出了五個「何期」,道盡了一切。他說: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我們從六祖大師的悟道詩,有個了解,六祖徹底體會到無住的妙處,所以生出無比的智慧,對世間有了五種何期的驚歎,這種發自內心的驚歎就是生心。
「無住生心」,你們住在哪裡?我相信你們回答,我住在我的家裡。你的家是代表什麼?我家裡面有電視、有音響,有各種的用具、物品、裝潢,有美味的飯食,有家裡親人的愛語、讚歎,家裡有舒服的床鋪、沙發,代表著你有生活的中心,有個可以休養身心的空間。
世間不能久住
再深入地講,我們住在哪裡?住在色、聲、香、味、觸、法,也就是佛教所說「六塵」世界的塵勞裡面。這不是滿好嗎?不行。我們對於塵勞要有所認識,唐朝黃檗希運禪師有一首詩說得好:「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世間的六塵不必沉溺,為什麼?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像浮塵一樣很骯髒,塵埃把我們的一面鏡子蓋住了,讓我們看不清楚,等於把我們心蒙蔽了,看不到自己了!
享受太多也不好,更不是好事,會讓我們失去對真實事物的感覺。再說,色、聲、香、味、觸、法是動搖的,今天這樣,明天那樣;此刻這樣,下一秒馬上又改了一個樣子。就像有的富人,今天看起來很風光,擁有幾千萬、幾十億的上市公司,但是明天股市一跌,一下子給人倒閉了。或者今天才買了高樓大廈,隔天卻失火了。今天親朋好友相聚了,明天就生離死別了。所以這個六塵世界不能久住,不安全不自在,世間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穩穩當當的,因此在《金剛經》裡就有這句話叫「無住生心」。
處處無家處處家
我們的身心住在哪裡?無住。就等於太陽住在虛空裡,它都沒有依靠,你說它危險嗎?它不但不危險,還每天放光照耀,所以陽光普照大地。像我們出家人住在哪裡?出家人出家無家啦!是沒有家庭可住的。你說出家無家嗎?出家無家處處是家,這裡有寺院可以住,明天到那個寺院也可以住,所以可以天下為家。
像各位都有家庭,假如一天、兩天不回家,這個家就不會讓你輕易的過關,因為對家人有很大的影響。其實有了家你會有甜蜜的負擔,你要負起家庭的責任,家庭也是修行的好道場。出家人四海雲遊逍遙自在,所以不要給個家拖累,不要給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拖累。「無住生心」快樂無比,就可以時時處處都法喜充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