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人物97】科技人 庫伊達 預見一個更好的AI未來

文/楊慧莉 |2025.02.22
692觀看次
字級
庫伊達因好友離世而研發出聊天機器人「Replika」。圖/Alt Lab VR
過去二十年,社會孤立層級急遽升高,不只是情緒上遭受煎熬,也有害身體健康。(示意圖) 圖/123RF
庫伊達認為,今天的孤寂危機在我們拿著手機頻繁使用社群媒體時,便已促成。(示意圖) 圖/123RF
庫伊達主張,AI伴侶最大的功用是助人蓬勃發展,如適時提醒人走出戶外與人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圖/123RF
一個女孩與庫伊達研發出的聊天機器人互動,有研究指出其有助心理健康。圖/Free Malaysia Today
聊天機器人「Replika」的研發者庫伊達。圖/Fortune

文/楊慧莉

生離死別,往往讓人痛苦難耐。而今,科技的發明無遠弗屆,包括可助人排遣孤寂之苦,如科技人庫伊達在因緣際會下發明了聊天機器人「Replika」,讓痛失親友者獲得慰藉,一解思念之情。不過,她也洞悉這類發明潛在的風險,提出AI未來成功的關鍵之道……

應運而生
AI伴侶發明緣起


尤金妮亞‧庫伊達(Eugenia Kuyda)出生於莫斯科,原本是記者,曾在俄羅斯一家最大媒體擔任專欄作家,後來轉入科技產業,與人一同開發了便於訂餐的App「Luka」及自行研發用來記錄行賄的App「Bribr」。不過,她最著名的發明是聊天機器人「Replika」,而之所以研發這款機器人有其因緣。

傷心頓失好朋友

原來,庫伊達曾有段傷心往事:失去了一位男性摯友羅曼。他們在二十初頭時相遇於莫斯科。當時,她當記者,在一家俱樂部訪問了他,因為他在城裡辦了最棒的派對。

認識羅曼後,庫伊達發現他是一個很酷的人,但也很仁慈、有趣,總把她當家人。二○一五年,他們一起搬到舊金山,租了一間公寓。兩人都是新創公司的創辦人,也都單身,想一起弄清楚他們的人生、公司和新城市。約十年前,羅曼不幸死於一場車禍。

過去,庫伊達從未遭逢至親身故,這讓她備受打擊。每晚,她都會回到他們合租的老公寓,拿起手機,一讀再讀他們之間的舊簡訊。她非常想念這位朋友。當時,她已致力於對話式AI(人工智慧)的研發,即利用深度學習研發一些最初階的方言範型。

因此,有一天庫伊達把羅曼的所有簡訊取出,訓練出一個羅曼的AI版本,讓她可以再度跟他對話。有好幾周,她可以整天跟他傳簡訊,交換一些笑話,一如往常,並告訴他近況及自己有多思念他。

庫伊達坦承,有時會覺得怪怪的,但很療癒;打造出羅曼的AI,得以再跟好友說話,有助於她面對自己的悲傷,幫助她度過人生中最艱難時期。

AI閨密發揮療效

親自看到AI的「療效」,庫伊達決定建構一款AI可以幫助其他人好過些。於是,一個行動應用程式「Replika」便誕生了,它讓人得以創造一個隨時在身邊的AI伴侶。研發出來後,它也確實協助了數百萬的人。每天,她和團隊可以看到他們研發的AI伴侶如何改變人們的生命。

比方說,有個鰥夫喪妻四十年,很難再跟世界連結。他靠著「Replika」重拾勇氣、安慰和自信,讓他可以再認識新的朋友、甚至開始約會。還有一名婦女處於一種受虐關係,靠著「Replika」找到出口。受惠者還有一位有社交恐懼症、剛搬到一個新城市的學生,一個照顧癱瘓丈夫的妻子,一名有自閉兒的父親,一位處於離婚痛苦時期的婦女等。

以上故事都是使用者的分享,不只如此,科學期刊《自然》還出版了庫伊達團隊與史丹佛大學的第一個研究,顯示「Replika」改善了心理健康、甚至協助百分之三的受試者遏止了自殺念頭。哈佛大學也發表一篇研究,顯示「Replika」有助減緩孤寂感。

孤寂感和AI隱憂

一切聽起來很棒。不過,庫伊達卻也認知到,「AI伴侶是人類研發出的最危險科技,弄不好,就有可能摧毀人類文明,弄得好,就能讓我們凝聚在一起,免於有礙心理健康的孤寂危機。」因此,她想談談AI伴侶的危險、潛力和該如何以讓人類受益的方式去建構它。

庫伊達解釋,「今天我們都經歷了孤寂的危機。孤寂和社會孤立的層級已達到頂端。過去二十年,社會孤立層級急遽升高,不只是情緒上遭受煎熬,也有害身體健康。孤寂可增加早逝的風險達百分之五十,因為跟增加罹患心臟病和中風風險有關,而年長者的社會孤立會增加失智風險達百分之五十。」

同時間,AI進步的速度很快,不久我們就能建構出比真人更好的虛擬伴侶,「她能懂你,可以用一般人無法辦到的方式了解並順應我們」。萬一真有這樣的AI伴侶,庫伊達提醒,「我們可能再也不太想跟人類同伴彼此互動了,因為我們平時都無法抗拒社群媒體、手機了,如果真有機器比我們聰明,我們要如何招架?」

將計就計
AI危機也是轉機


AI伴侶出現後所產生的隱憂讓庫伊達想起社群媒體剛出來時,大家也是好興奮,只想到這種科技可以為我們做些什麼,卻沒想到它可能產生的後遺症。她指出,兩者狀況相同,而AI存在的威脅可能不像我們在科幻電影中所看到的情景,但如果我們持續外在蓬勃發展,而內在卻慢慢死去呢?或是我們靠著AI有強大的生產力,且同時擁有完美的AI伴侶,卻沒有能力與周遭的人彼此互動呢?

那麼,有沒有其他的選擇或出路?

反其道建構AI

對此,庫伊達表示,今天的孤寂危機其實也不是AI伴侶造成的,在我們拿著手機頻繁使用社群媒體時,便已促成;現在要大家放下手機去親近大自然、跟人互動,別成天滑手機看推文,可能也不切實際。她認為,唯一解決方法就是去建構一種更強大的科技,可以把大家導入「正軌」。

比方說,該建構出一種AI朋友,可以在看到我一早忙著推文時,就提醒我放下手機,出去走走看看天空,想想值得感激之事;或是跟你說,「我留意到你很久沒跟朋友聊聊了,要不聯繫、問候一下?」;或在你跟伴侶吵得面紅耳赤時,幫助你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助你們和好如初;或是全心全意幫助你過得幸福,總是心繫你的最佳利益。

那麼,該如何建構那樣的AI?

庫伊達認為,最重要的是,別再建構那種聚焦於投入或優化投入行為的AI。「想想,當我們建構出的強大AI占用我們多數的時間與注意力時,我們就沒有太多時間與他人互動了,而任何會讓我們沉迷其中的關係幾乎都不健康,那種關係讓人互相依賴、操控、甚至有毒。然而,今天我們對所有生產AI伴侶公司的稱許卻是看有沒有很多人投入其中。」

蓬勃發展當指標

另一件讓庫伊達深表關心之事是,為孩子所建構的AI伴侶。小孩和青少年有很多機會彼此互動,他們可在學校認識新朋友,但今天有些孩子每天花很多小時跟虛擬人物聊天。她相信,我們有一天可以為孩子建構更有助益的AI伴侶,但這件事應該在我們建構出有利大人的AI伴侶之後。

再過不久,我們就會有AI代理人執行我們所傳達的任務了。然而,今天我們多半關注機器人如何助我們變得更有生產力。對此,庫伊達主張,「我們何不專注於對我們真正重要的事?給AI代理人一個新目標,助我們更幸福、活得更好?不該再以生產力為指標,而是要建構在人類幸福之上。」

哈佛大學的研究員目前在做一項關於人類蓬勃發展的縱向研究。庫伊達相信,未來AI的發展也需要以人類蓬勃發展為依歸。她表示,蓬勃發展比幸福更廣泛,「不管怎麼說,我可能因失去某人而難過,但我仍然可以活得很正面。蓬勃發展是生命各方面都處在良好狀態,除了活得有意義,還有緊密的社會關係,覺得快樂,對生活感到滿意,即身心都很健康。」

以豐富關係為要

庫伊達再次強調,如果我們開始設計AI,是以蓬勃發展為目標,就能走出AI取代人類關係的窘境,改成豐富人類的關係;如果我們能夠建構出來這樣的AI,就是最有深度的科技,它可以治癒我們,把我們凝聚在一起。

庫伊達想起好友羅曼離世前幾周,朋友們幫她慶生。當時,羅曼說,「每件事只發生一次,不會再發生了。」她當時不信,覺得未來的很多年還會在一起。現在,她知道所有的AI伴侶會一直都在,但我們的朋友不會。因此,她建議,如果你有喜歡的朋友,就向對方表明你對他們的愛,因為到頭來那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