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涅槃之後的境界 5-5

文/星雲大師 |2025.02.21
621觀看次
字級
涅槃的境界是心靈永恆的樂土,那裡面充滿法樂,有完全的平靜,有至高的妙樂,有持續的幸福,有福慧的完成……這些涅槃的芬芳至樂,是人人可以證得,時時可以體悟的。圖為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風光。圖/人間社記者周云
圖/123RF

文/星雲大師

能不能悟得涅槃,與年齡、智愚、時間、空間等外緣都沒有直接關係,而是與個人信道篤偽、心妄心淨、行持勤怠等內緣有密切的關聯,《華嚴經》云:「智學成菩提,愚學為生死;如是不了知,斯由少學過。」說明涅槃的境界需要靠自了自斷成就,而不在於外境外緣。

出離生死 福慧長存

證悟涅槃的人,因為由衷的自在、無比的喜悅,往往在精神、言語間,流露出般若的芬芳,讓未證得涅槃的人,也分享到涅槃的安樂。像舍利弗初悟道時,目犍連看見他在路上行走,神情端莊安詳,驚歎感佩地說:「舍利弗,你是否已經得到無死的甘露?你是否已經覓得通往無死的大道?你像一個有道的人,容貌莊嚴,猶如盛開的蓮花;神采安詳,宛如麗日和風一般。」

舍利弗微笑地對目犍連說:「不錯,我已經得到無死的甘露,我已經找到通往無死的大道。」

後來,舍利弗回到家鄉,入了涅槃,他的弟子均頭沙彌捧著他的靈骨去見佛陀,傷心得直流眼淚。佛陀對均頭沙彌開示:「均頭,你的老師入滅了,他的無漏戒定功德和深廣的智慧也隨之消滅了嗎?」

均頭哭著回答:「沒有。」

「既然一切生死的痛苦滅去了,而一切清淨功德都不失,你又何必哭泣呢?」

均頭當下領悟,停止流淚。「是啊!師父的肉身雖然幻滅了,但是師父的功德卻長留人間,法喜充遍宇內,我還哭什麼呢?」

所以,世間上的有餘依生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戒定慧的功德和菩提善根;有餘依的生命有止盡的時候,無餘依的精神慧命卻能常存人間,供養眾生空虛的心靈,指引眾生迷昧的愚行。

優婆先那比丘的事蹟,同樣可以作為涅槃不滅、慧命長存的證明。

有一天,優婆先那比丘在石窟裡打坐,被一條毒蛇咬傷。他的弟子看到了,急得不得了,想要趕快帶他去求醫。優婆先那比丘卻平靜地說:「不用了,蛇的毒液已經蔓延全身了。」

弟子們一聽,忍不住哭了起來。優婆先那很鎮靜的派人把舍利弗請來囑咐後事。舍利弗來了以後,看見優婆先那平靜含笑地坐著,一點沒有臨死的驚怖之情,覺得很奇怪,問道:「優婆先那,你被毒蛇咬了,眼見即將死去,怎麼氣色這麼好呢?」

優婆先那比丘回答:「毒蛇只能咬我的色身,哪裡咬得到我已修證涅槃寂滅的心呢?」

從優婆先那比丘的事例中可以知道,證悟涅槃的人,不僅能夠出離生死,他的福慧功德更是巍然長存。

四、涅槃之後的境界怎麼樣?

《出曜經》云:「無執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親,涅槃第一樂。」說明佛教以求證涅槃境界為第一安樂的境地。但是,有的人不能體悟涅槃的究竟之樂,以為涅槃的至樂,只是壓抑身心的短暫之樂,這是很大的誤解。

例如,彌蘭陀王就曾經以此質疑那先比丘:「求道者為求涅槃之樂而抑制六根的享樂,使身心受到苦受,那麼,證得的這個涅槃之樂,不是交織著痛苦的快樂嗎?」

那先比丘回答:「王所謂涅槃為苦,這個苦不是涅槃本身,是實證涅槃的階段,求得涅槃的過程。譬如有人要學藝,受種種磨鍊之苦,而終能享受快樂。苦樂是個別的東西,不能視為一物。」

所以,涅槃之後,是止滅一切痛苦聚集的究極理想境地,是去除貪愛、捨諸有執、止滅煩惱欲念的世界,是眾德圓滿的樂土,是絕對無執無礙的境界。因此,涅槃之後的境界應是——

1.無生的境界:涅槃已沒有生死、變異,是個不生不滅的境界,不生有漏雜染的煩惱,也不起無漏清淨的涅槃想,是個染淨俱捐、境我皆泯、無生法忍的絕對世界。

有一位拉車的車伕,拉著沉重的貨物,日夜兼程趕路,一急之下,車子掉進路坑裡。正在心急如焚的時候,來了兩位過路人,合力把車子抬了上來,其中一位路人對車伕說:「車子拉上來了,你要拿什麼東西來謝我們?」

「沒有東西可以感謝兩位……」

「你把『沒有東西』給我們好了!」

「『沒有東西』怎麼給你們呢?」車伕為難的說。

「總有一個『沒有東西』可以給吧!」這位行人仍然執意索取「沒有東西」的東西。這時站在一旁的另一位行人開口說:「他說『沒有東西』,就已經給我們一個『沒有東西』了,怎麼還要一個『沒有東西』呢?」

涅槃的境界就是泯除各種無意義的分別、對待、有無、生滅,不生一法而融攝一切法,不起一念而含蓋三千的「沒有東西」的境界。

2.無住的境界:涅槃既已不生不滅,還住在哪裡?涅槃之後無處不在,在清淨心裡,在法性之中,在真如佛性內,在萬里虛空裡。證得涅槃後,這個法身如如不動,住在蕩蕩涅槃城。涅槃城在哪裡?「無邊風月眼中眼,不盡乾坤燈外燈;柳暗花明十萬戶,敲門處處有人應」的氣象,便是涅槃城。

3.無我的境界:真正的涅槃,是打破我執,到達無我的大自在,再從無我中建立真我,所以涅槃後的我才是真正的我。經上記載,有一個外道向佛陀抱怨:「世尊,你的教法什麼都好,只有一個『無我』太可怕了,我無法信受。」

佛陀告訴他:「我亦說『有我』啊!」

佛陀的「有我」,是剝去層層我執外衣的「真我」,也就是我們的真如佛性。涅槃之後的境界裡,已經去我執之我,存真如之我,好比黃金去了雜質,發出燦爛的大乘光芒,發出慈悲、平等的光輝,普照世間眾生。

4.無缺的境界:涅槃的境界是心靈永恆的樂土,那裡面充滿法樂,有完全的平靜,有至高的妙樂,有持續的幸福,有福慧的完成,有究竟的解脫,有永恆的自我,有真實的世界……這些涅槃的芬芳至樂,是人人可以證得,時時可以體悟的。好比有位比丘獨自禪坐修行時,一位外道見到了,問他:「你在修來生的安樂嗎?」

比丘回答說:「不!我修的是現生樂。」

涅槃之樂是息去一切熱惱,當下就可體證的。一般人不懂涅槃的意義,以為涅槃是死後的世界,其實涅槃不是死亡,涅槃是不生不死,滅除我執、法執種種煩惱的解脫自在。對涅槃有正確的認識,才能得到真實究竟的常樂我淨,也才能體會諸佛千古無我的涅槃妙諦,這才是人生最究竟圓滿的歸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