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買保險可助儲蓄與就醫保障,對於剛出生的新生兒,父母想替孩子買保險,又怕接受新生兒篩檢後檢出異常而被拒保。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林真夙表示,新生兒篩檢應在出生後48小時內進行,結果不會影響保險承保,民眾千萬別被誤導,錯過治療黃金期。
新生兒出生48小時內,只要採取微量腳跟血液,就可以完成21項新生兒篩檢。如果篩檢結果為陽性,並不代表確定罹患該項疾病,儘早安排進一步檢查,部分先天性代謝異常的疾病都能及早發現並妥善治療。
有些家長擔心太早做新生兒篩檢,結果異常會被保險公司拒保,因此延後篩檢時間。
金管會已在2012年公告:新生兒篩檢項目疾病,只要投保年齡為0歲新生兒,應排除等待期30日。當時法定新生兒篩檢為11項,新生兒篩檢結果為疾病者,仍受保單保障,不得排除。國健署自2019年10月1日起,篩檢項目增加為21項,保險公司也配合修正。林真夙強調,篩檢結果不會影響保險承保,民眾千萬別被誤導,錯過治療黃金期。
此外,衛福部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擴大試管嬰兒補助方案」,一般不孕症夫妻首次申請試管嬰兒補助最高10萬元,這項政策降低民眾進行人工生殖療程的費用壓力。
根據國健署資料統計,迄今協助超過2萬1514對夫妻,共迎來2萬4653名新生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