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遠炫
屬蛇的名臣與文人,比例上雖然比較少,但知名度卻非常高,例如《文心雕龍》的作者劉勰(乙巳年),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劉勰是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文學家,他在完成文學評論《文心雕龍》之後,卻沒有受到當時的人重視,劉勰認為,這是因為還沒有遇到知音。
沈約是南梁時期鼎鼎有名大文學家,於是,劉勰就裝成賣貨的商人,等候在沈約外出必定會經過的地方,然後攔住他的車駕,將《文心雕龍》獻給沈約。
這一招果然收到效果,沈約看過《文心雕龍》後,認為這本書「深得文理」,還將它擺放在書房時常翻閱。
然而,唐代時並未特別重視《文心雕龍》,直到明、清兩代,才終於認可《文心雕龍》對文學理論與批評的卓越貢獻,並加以發揚。
而比劉勰晚生了三十六年、生肖同樣屬蛇的南梁昭明太子蕭統(辛巳年)組織編選的《文選》,一出書就大為暢銷。南宋時更有「文選爛,秀才半」的說法,意思是,只要將《文選》背得滾瓜爛熟,秀才功名可說就拿到了一半。
南宋時,《文選》成為讀書人之間的熱門書籍,但也因此被認為過於陳腐俗濫。而「文選爛,秀才半」的說法,正是出自同樣屬蛇的南宋大文學家陸游(乙巳年)。
據說陸游博覽群書,家裡藏書非常多,又怕被老鼠咬壞,所以養了幾隻貓,希望可以保護藏書。原本貓兒不太搭理這位老人家,陸游因此寫出不少既埋怨又不敢得罪貓兒的詩來;後來,大概貓兒想給「鏟屎官」看看牠們的厲害,開始整夜追捕老鼠,也讓陸游開心不已。
陸游是個多產的詩人,生平創作超過一萬首,即使後來自我刪減後也仍有九千多首。他因為曾得罪秦檜,官場不如意,晚年自稱「放翁」,並著有一本《老學庵筆記》,「文選爛,秀才半」的說法就是出自這本書。
陸游很長壽,活了八十六歲。他也是一位愛國詩人,一心抗金,臨終前還寫了一首〈示兒詩〉:「死後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然而,一心盼望收復失土的陸放翁卻不知道,南宋的結局更加慘烈,不但被蒙古人所滅,就連皇帝都投海而亡。
一直要等到西元一三六八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陸游的心願才算達成,但這已經是一百五十多年後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