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淡水文化基金會副董事許慧明昨天緊急通報台北縣政府,指捷運淡水線靠近紅樹林站後方近日挖到包括圓山、大坌坑及十三行文化等史前文物,文化局強調,若證實是史前遺址,會依照文資法規定辦理。
曾負責挖掘十三行遺址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證實,「該地區確有史前遺址」!
由於台北縣政府計畫在淡水河沿岸興建「淡水河沿河北側平面道路」,阻力重重,不僅中央經濟部水利署及地方環保人士反對,連台北市也不支持。
台北縣政府文化局昨天得知消息後,相當震驚,目前在國外出差的文化局長李斌表示,必須先了解是否真為史前遺址,若確實是的話,會依文資法規定辦理。
劉益昌昨晚指出,一九九七年他受託調查整個台北縣史前遺址時,曾在現今捷運紅樹林站後方挖掘到史前遺址,經過初步鑑定,年代包含圓山遺址、十三行遺址及大坌坑遺址,後來因台北縣政府未加重視,後續並沒有進行全面性挖掘工作。
「大坌坑文化」為台灣新石器時代最早之文化,目前所知台灣西海岸之大坌坑文化年代約始於距今六千多年前;「圓山文化」是屬於新石器時代,距今約在西元前二八○○
年至西元前五○○年;「十三行文化」則距今約一八○○至五○○年前,在文化上屬於台灣史前時期的鐵器時代,是目前台灣唯一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很可能是台灣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