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宏信
一般人形容男子英俊貌美為「貌似潘安」,可見潘安長得十分俊俏,相貌氣質出眾,成為美男子的評比標準,更深受婦女們所愛慕。到底潘安的容貌有多迷人,從歷史記載可窺一二。
魏晉時期多美男,最負盛名的當屬西晉潘岳。
潘岳,字安仁,後人多稱之潘安。他長得姿儀俊美,《晉書‧潘岳傳》記載:「岳美姿儀,婦人遇之者皆連手縈繞,投之以果。」《世說新語‧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
潘安每次乘車出門,婦人為他的相貌傾倒,爭相把果子扔到他車上,表示愛慕之意,每次都滿車而歸,可見潘安長得多俊美。
有一天,潘安外出打獵,駕車行駛在洛陽街道,途經十字路口,被一群少婦擋住。她們想一睹潘安的容顏,是否像傳言中那般美貌,便攜帶竹籃聚在路口等候。沒想到潘安果然人如其名,唐朝司空圖〈馮燕歌〉云:「擲果潘郎誰不慕?朱門別見紅妝露。」少婦們被潘安的美顏打動了,不自覺地把果子投到他車裡,當下把車子填得滿滿的,此事便在洛陽城裡傳開了。
明朝梅鼎祚《玉合記》曰:「其人如玉,空教擲果盈車,當此春景融和,不奈鄉心迢遞。」《幼學瓊林》亦云:「擲果盈車,潘安仁美姿可愛。」詩中的潘安仁,指的就是潘安。後人因而用「擲果盈車」來形容男子英俊貌美,為婦女所愛慕,「擲果潘安」、「潘郎車滿」、「擲果潘郎」,皆是同樣意思。
當時有位文人左思,相貌其醜無比。他看到潘安如此受人歡迎,覺得自己才華橫溢,一篇〈三都賦〉洛陽紙貴,應該也有此等魅力,便有樣學樣,挾彈背弓,駕車上街。婦人們原在等候潘安,遠遠望見馬車過來,近看卻是長相醜陋之人,便向車子吐唾沫,「於是群嫗齊共亂唾之,委頓而返」,左思受此屈辱,只得悻悻而歸。另有一位張孟陽亦想仿效,卻被小孩扔石頭,徒然惹人笑話。
以上傳說,讓人想起「東施效顰」,越國醜女東施模仿西施捧心皺眉,反而更見其醜。可見盲目模仿他人,結果只會適得其反,值得吾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