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足部力量、新陳代謝、釋放壓力 赤腳「接地氣」 促身心健康

編譯/韋士塔 |2025.01.11
323觀看次
字級
開始赤腳行走或跑步前,應該先做好準備。圖/美聯社
研究證明赤腳跑步,有助提升足部力量。圖/美聯社
醫師認為赤足走動能鍛鍊肌肉。圖/美聯社
一些人士已開始嘗試不穿鞋走路。圖/美聯社

編譯/韋士塔

鞋子具有保護足部的作用,這項物品的歷史難以考究,但已知的考古發現可追溯至西元前8000年;隨著時代演進,鞋子除了讓腳部得到保護,也衍生出時尚、禮節等功能,種類更是不勝枚舉;現代人的生命中有很大部分的時間依靠雙腳活動,鞋子也成為不可或缺的日用品。

不過,健康專家指出,不穿鞋有一些令人驚訝的好處,走路或跑步時脫掉鞋子,可能有助增強足部力量以及身體平衡。赤腳走路是簡單但常被忽略的行為,許多人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已習慣穿鞋行走,未能獲得赤腳接觸大地所帶來的好處。

根據《自然》(Nature)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受測者赤腳走路6個月後,足部力量增加了57%以上,且維持身體平衡的能力更好,減少跌倒的狀況。

健康網站Healthline報導,赤腳走路有多種好處,除了增強腿部力量,還能增強心血管功能、改善心理健康。

研究顯示,赤腳走路能促進血液循環、減少壓力、改善情緒。研究人員表示,赤腳行走能釋放人體內的靜電,有助於減少發炎反應和促進新陳代謝。

研究還發現,赤腳沙灘或草地上行走時,腳底的神經末梢能夠感知地面的變化,這種觸覺上的刺激,有助增強腳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環。若長期赤腳走路,可有效改善足底的敏感度,增強平衡感,進而減少意外受傷的風險。

此外,赤腳行走還可減輕身心壓力。赤腳與自然接觸,能使身心放鬆,釋放壓力。很多人赤腳行走後心情會明顯改善,這是身體與自然接觸後產生的愉悅感。人們可藉此減少焦慮和憂鬱情緒,讓心情更平靜放鬆。

另外,赤腳走路也可提升心血管健康。研究顯示,赤腳行走有助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得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更加順暢,減少高血壓風險。有些中老年人因為長期缺乏運動而產生高血壓問題,赤腳走路則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他們的血壓穩定在較正常的範圍內。

以中醫的論點來看,腳底是人體各大內臟器官的反射區。赤腳走路不僅能鍛鍊腿部肌肉,還能夠刺激這些反射區,達到保健的效果。赤腳行走的過程中,腳底反射區受到刺激,有助於氣血循環,幫助人體排出毒素,增強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

專家提醒,在開始嘗試赤腳走路或運動前,應先做好準備,讓足部有有適當的力量。Healthline的建議是循序漸進,先從赤腳在室內行走開始,在足部更強壯後逐漸增加走動時間;一旦到了室外,必須避開有尖銳物體或地面不平整的地點,選擇在沙灘、草地或泥土等柔軟的地面上行走,這樣不僅安全,還能夠享受赤腳走路帶來的舒適感。

此外,特定族群應該在事先尋求醫師建議再嘗試赤腳運動,例如糖尿病患者或有足部健康問題的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醫師指出,保持適度的運動量,根據自身的體力狀況進行調整,才能夠充分享受赤腳走路的健康益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