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足部力量、新陳代謝、釋放壓力 赤腳「接地氣」 促身心健康 編譯/韋士塔 |2025.01.11 語音朗讀 71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開始赤腳行走或跑步前,應該先做好準備。圖/美聯社研究證明赤腳跑步,有助提升足部力量。圖/美聯社醫師認為赤足走動能鍛鍊肌肉。圖/美聯社一些人士已開始嘗試不穿鞋走路。圖/美聯社 編譯/韋士塔鞋子具有保護足部的作用,這項物品的歷史難以考究,但已知的考古發現可追溯至西元前8000年;隨著時代演進,鞋子除了讓腳部得到保護,也衍生出時尚、禮節等功能,種類更是不勝枚舉;現代人的生命中有很大部分的時間依靠雙腳活動,鞋子也成為不可或缺的日用品。不過,健康專家指出,不穿鞋有一些令人驚訝的好處,走路或跑步時脫掉鞋子,可能有助增強足部力量以及身體平衡。赤腳走路是簡單但常被忽略的行為,許多人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已習慣穿鞋行走,未能獲得赤腳接觸大地所帶來的好處。根據《自然》(Nature)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受測者赤腳走路6個月後,足部力量增加了57%以上,且維持身體平衡的能力更好,減少跌倒的狀況。健康網站Healthline報導,赤腳走路有多種好處,除了增強腿部力量,還能增強心血管功能、改善心理健康。研究顯示,赤腳走路能促進血液循環、減少壓力、改善情緒。研究人員表示,赤腳行走能釋放人體內的靜電,有助於減少發炎反應和促進新陳代謝。研究還發現,赤腳沙灘或草地上行走時,腳底的神經末梢能夠感知地面的變化,這種觸覺上的刺激,有助增強腳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環。若長期赤腳走路,可有效改善足底的敏感度,增強平衡感,進而減少意外受傷的風險。此外,赤腳行走還可減輕身心壓力。赤腳與自然接觸,能使身心放鬆,釋放壓力。很多人赤腳行走後心情會明顯改善,這是身體與自然接觸後產生的愉悅感。人們可藉此減少焦慮和憂鬱情緒,讓心情更平靜放鬆。另外,赤腳走路也可提升心血管健康。研究顯示,赤腳行走有助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得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更加順暢,減少高血壓風險。有些中老年人因為長期缺乏運動而產生高血壓問題,赤腳走路則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他們的血壓穩定在較正常的範圍內。以中醫的論點來看,腳底是人體各大內臟器官的反射區。赤腳走路不僅能鍛鍊腿部肌肉,還能夠刺激這些反射區,達到保健的效果。赤腳行走的過程中,腳底反射區受到刺激,有助於氣血循環,幫助人體排出毒素,增強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專家提醒,在開始嘗試赤腳走路或運動前,應先做好準備,讓足部有有適當的力量。Healthline的建議是循序漸進,先從赤腳在室內行走開始,在足部更強壯後逐漸增加走動時間;一旦到了室外,必須避開有尖銳物體或地面不平整的地點,選擇在沙灘、草地或泥土等柔軟的地面上行走,這樣不僅安全,還能夠享受赤腳走路帶來的舒適感。此外,特定族群應該在事先尋求醫師建議再嘗試赤腳運動,例如糖尿病患者或有足部健康問題的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醫師指出,保持適度的運動量,根據自身的體力狀況進行調整,才能夠充分享受赤腳走路的健康益處。 前一篇文章 減緩老化技術 將投入人類壽命研究 狗狗抗衰老藥 有望造福人類 下一篇文章 美中澳聯手開發創新療法 可模仿人體自然胰島素反應 智慧胰島素 糖尿病患者救星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3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4蘭陽別院閱讀研討會 愛書人研討生死關懷2025.06.3005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2025.06.3006佛光山體系首位選秀榜眼 張育豪獲悍將指名2025.07.0107【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2025.07.0108迎接加拿大國慶日 佛光人贈物資送暖2025.06.3009【詩】覺有情2025.07.0210雲梯2025.07.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致命細菌超能力 顛覆科學界認知 綠膿桿菌 能吃掉塑膠廢棄物含多醣類、具黏性 能提高汙水處理效率 葫蘆巴萃取物 除水中9成微塑膠柔韌、可分解 還能食用 真菌活纖維 合成材料取代塑膠新型水凝膠 從空氣收集飲用水 作者其他文章致命細菌超能力 顛覆科學界認知 綠膿桿菌 能吃掉塑膠廢棄物含多醣類、具黏性 能提高汙水處理效率 葫蘆巴萃取物 除水中9成微塑膠柔韌、可分解 還能食用 真菌活纖維 合成材料取代塑膠新型水凝膠 從空氣收集飲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