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隨減碳成為全球趨勢,綠領人才需求近年大增,卻也徒增亂象,坊間標榜淨零、碳權、ESG的課程品質良莠不齊,且不具官方認證效力。環境部長彭啟明昨出席環團舉辦的論壇時坦言,現在社會過度瘋ESG,應要降溫,有人想靠碳權快速致富是不對的。
對此,CSRone永續智庫營運副總陳厚儒說,確實民間課程多元,價格也起伏落差大,最難的是民眾上課前無法判斷課程價值。他認為,政府若帶頭開設符合業界基礎訓練的課程,當然會比民間機構具公信力,但民間單位的優勢是更接地氣,了解企業端需求,回應外界變動的速度也相對快。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昨舉辦「淨零Team Taiwan!迎向2035前瞻減量目標與產業轉型策略論壇」。彭啟明在會中談及,現在社會風氣太瘋ESG,坊間實在太多各種課程、證照,就連環保首長也被騙,要把這種過度的熱潮減下來。而現在減碳速度不一,有些產業完全沒有轉型動力,需要驅動,有些則想靠碳權來快速致富,這也是不對的。
實際上,政府部門近年來力推淨零碳排,導致企業界「碳焦慮」,紛紛要求員工「進修」,但坊間課程不一,師資良莠不齊,也無固定收費,有的課程要上一個月,有的只要12小時,收費則從幾千元到幾萬元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