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五年來臨,再過四個月,國內最後一組核能發電:核三廠二號機除役,民進黨推動的「非核家園」目標今年終將實現。不過,為了強推能源轉型,總結非核家園「成果」:弊案連連、國營事業虧損嚴重、黑道與綠蟑螂猖狂、「有本領」的企業賺得盆滿缽滿;但供電受到威脅、空汙日益嚴重、國人付出鉅額代價、政府專業人才紛紛求去。不禁令人懷疑,如此「非核家園」,真的是國家所需、人民之福嗎?
中鋼總工會在新年之初即到立法院陳情,抗議經濟部主導、強迫中鋼公司成立泛公股的綠電售電平台「台灣智慧電能公司」(台智電),工會擔心台智電將成為中鋼另一個錢坑,呼籲要保障上百萬的股東與上萬中鋼員工權益。
六年前,經濟部指示中鋼成立「興達海洋基礎公司」,承做離岸風電的水下建設,執行「百分之百產業鏈國產化」的政策目標。不過,其他民營承做風電的企業都賺得風光,但興達海基六年來卻賠光兩個資本額,虧了六十餘億元,中鋼員工明指「政府上級指導」完全不符合現實需求。興達海基目前已完全沒有運作,面臨倒閉危機,結果政府又再度「指示成立綠能售電平台」新任務,難怪中鋼工會要急切陳情。
近年執政黨為了強推能源轉型,強迫國營事業執行失當的能源政策,也讓某些有心人士藉機上下其手掏空國營事業而中飽私囊,造成國營事業虧損連連,由全國納稅人、國營事業員工、股東共同承擔龐大損失。台鹽前董事長陳啟昱幾年前成立「台鹽綠能公司」,藉投資綠能之名,行掏空之實,還讓台鹽面臨逾百億元的合約損失,就是其中一例。
其實台電、中油,長期以來都是政府的金雞母,但近年虧損或需要增資動輒就各達三、四千億元,而且這只是國人付出的能源轉型沉重代價的一部分而已。
為了實現非核家園放棄成本已低、供電穩定的核能,而再生能源又無法達標來遞補發電缺口,台電只好大幅增加更多空汙的火力發電。國際氣煤價格波動很大,台電去年雖然漲了兩次電價,平均漲幅超過兩成,但台電虧損已超過四千億元;本月立法院將進行朝野協商政府撥補台電二千億元預算案,即使通過,台電的財務黑洞仍繼續擴大。中油公司連年吸收油氣價格,分擔台電購買天然氣的鉅額損失,累計虧損已逾六百億元,負債比超過九成,已向經濟部提出「四年增資三千五百億元」計畫。
經濟部身為執行「非核家園」的能源轉型第一線部會,承受來自四面八方的各式壓力更難以想像。有經濟部的官員因承辦「上級交代」,捲入光電弊案遭起訴,身心遭受巨大傷害。在最近九個月內,經濟部三位次長紛紛申請退休,引起各界議論:為什麼他們一符合退休資格,就迫不急待的放下高位希望遠離經濟部這個是非場?眼看二○二五年民進黨的「非核家園」目標在五月分就要達成,為什麼他們不等著表功受勳卻紛紛求去!
多年來,台灣的民生經濟與社會能夠穩定發展,推其原因之一就是文官制度的良好訓練與培養;如今因為政治凌駕專業的現象太普遍,甚至讓文官可能「執行上級指示」一不小心就陷入囹圄,這樣的官場與職場,如何讓人長留久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