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法與義理─佛教對行為的看法4-3

文/星雲大師 |2025.01.09
793觀看次
字級
正信的佛教徒要提升信仰的內涵與品質,堅定行為業報如影隨形的正念,了知諸相皆空,無壞亦無成,融佛法於生活中,攝禪理於心念間,才能在生死流轉的業報苦海中超脫,覓見人生的光明。 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文/星雲大師

善惡業報裡的類別很多,一般人往往不明白業報的關係,常常誤認沒有因果,毀謗善惡業報。有一個信徒曾對他的師父說:「師父,我現在不拜觀世音菩薩了。」

師父問他:「咦,你拜觀世音菩薩拜了十幾年,怎麼不信了?」

他說:「我花了不少錢做善事,祈求觀世音菩薩替我消災增福,可是別人並沒有因為我花錢行善就歌頌我,我兒子也沒有做大官,觀世音菩薩沒有保佑我出名升官,我還拜他做什麼?」

這個信徒不是為了脫生死而拜觀音,不是為普度眾生,慈航接引而拜觀音,卻是為升官、發財、出名而拜觀音。還有一個信徒買了兩個蠟做的假蘋果和一串香蕉,一年到頭供奉在佛祖前,每天向佛祖要求:「佛祖呀,保佑我的兒子做大老闆,我的女兒嫁給富翁,我的頭家升官發財,我的珠寶一直增加,我的身體永遠永遠健康……」給佛祖吃幾根假香蕉幾個假蘋果,就要討回這麼龐大的福報。

要知道經濟上有經濟上的因果,道德上有道德上的因果,健康上有健康上的因果,是分毫不爽,不能錯亂的,行為上是善是惡,業報上就是黑是白。

正信的佛教徒要提升信仰的內涵與品質,堅定行為業報如影隨形的正念,努力實踐古靈神贊禪師「心境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的境界,了知諸相皆空,無壞亦無成,從行為上痛下功夫,融佛法於生活中,攝禪理於心念間,才能在生死流轉的業報苦海中超脫,覓見人生的光明。

三、行為對時空的影響

一個人行為的好壞,在悠遠無限的時空中,善惡業力永不失壞。花的種子現在種下去,就會成長;現在不種,把它乾藏起來,十年、二十後再下種,它一樣會綻放開花。行為的影響好像種子,有的立刻有報應,有的卻在時間中潛存滋長,蟄伏著等待因緣具足才來相報。

行為在空間中也一樣具有長遠的影響力。根據醫學研究,我們人的身體平均每七年一變。一個三歲的嬰兒,長成八十歲的老人,中間大約經過十次變化,可是你不能說這個八十歲的老翁和從前三歲的小孩子沒有關係。不管外型怎麼改變,他的血型和遺傳基因是永遠不變的。行為業力如同血型和基因,不管外在環境如何變遷,它永遠存在。

所以行為業報不受時空的影響,有的是現世報,稱為現報業;有的來生才報應,稱為生報業;有的要到多生多世之後才會顯現,稱為後報業。至於如何去受報,簡單說明如下:

1.隨重而報:行為業力依重業先受報,以大善大惡作標準。好比現世的惡人一旦失勢,立刻引起四面八方的撻伐,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無所遁逃;大善人若忽然毀家,三山五嶽受過恩惠的人也會群起襄助報恩。

2.隨習而報:這是隨習慣而受報應。《觀無量壽經》認為念佛十念即可往生,既然如此,為什麼要天天念、年年念、隨時隨地續續念呢?因為念成習慣,念到心心念念相續,滴水不漏的地步,才能在臨終時提起正念蒙佛接引往生。如果沒有念成習慣,一旦災難降臨,一慌張就直呼:「救命哦!救命哦!」如此心念紊亂,是提不起正念稱念「阿彌陀佛」名號的。所以平日養成念佛的習慣很重要,如此持續不中斷,才能在最後的一剎那,堅定不驚怖,成就法身慧命,往生善道,這就是隨習慣的生報業。

3.隨念而報:隨憶念受報者,是生前沒有造作大善大惡的業,也不曾造作習慣性的善惡業,臨命終時,忽然憶念善行,就引發善業而感生人天果報;如果忽然憶念惡行,就會引發惡業而墮入三惡道。所以,臨命終時,最好能為亡者念佛說法,讓亡者一心願生淨土、憶念善行,引發善業來感果。

四、行為決定的結果

佛教裡有種種不可思議的神通力量,但是再怎樣大的神通,也敵不過業力;行為決定的結果是不可轉移、不可消滅的。

由行為決定的因果就是報應,我們不能仗著自己年輕、有錢、有權勢,就肆意逞強,獨斷妄行,要謹慎注意自己的行為,不要等積孽成禍、惡貫滿盈時再來後悔,那就來不及了。因為,天下沒有不壞的身、不改的境;青山可以不老,綠水可以常流,一旦受到汙染破壞,生態失去平衡,再好的青山綠水也會在一夜之間變色,山崩塌,水枯涸,千年形軀盡毀。

人也一樣,人對自己的行為因果常常短視而茫昧,甚至業報臨頭猶冥頑不知悔改。如同中峰明本禪師說的:「蕩盡從前垃圾堆,依然滿地是塵埃。」

對於行為決定的業力,有幾個原則可以解開業力的迷惑:

1.自力創造,不由神力:天無雲不雨,木無火不燃,行為業力終久必報,神通亦敵不過業力。像佛陀座下神通第一的弟子目犍連,他有天眼通,能知道眾鬼的罪業報應因緣。有一天,他忽然想起死去的母親,於是運用神通力,見到亡母墮在餓鬼道中受苦,咽喉像針縫似的細小,皮骨連結在一起。

目犍連見了大驚,傷痛至極,立刻用鉢盛了飯菜,藉神通力往饗老母,但是他的母親取飯尚未入口,飯食在手中即化為火炭,不能進食,目犍連悲號哀泣,不能自己。他能知道眾鬼的因緣業報,卻不知道母親究竟是什麼罪業因緣如此受苦,於是哀傷的請示佛陀:「佛陀,弟子今日以神通見到我的母親墮在餓鬼道中受苦,取食成火,不能哺飯,不知是何因緣牽累?請佛陀慈悲開導。」

佛陀回答:「目犍連,你的母親在生之時,謗佛毀僧,不信因果正法,又貪瞋邪惡,所以該當受此苦報。」

目犍連聽了,宛如焦雷轟頂,一方面為母親受苦而心痛神傷,一方面也凜畏於罪根深結,竟連神通力都無法拔除。後來還是佛陀教導他舉行盂蘭盆之法,供佛及齋僧,才使他的母親脫離餓鬼之苦。這就是自力創造勝過他力,業力勝過神通力的一個例子。

2.機會均等,絕無特殊:凡事不論好壞,多半由自作自受,既不是神為我們安排的,也不是天意偏私坦護,業力之前,大家都是機會均等,沒有特殊例外,好壞與否,只看自己是否能應機把握、隨緣得度。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