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建議,冬天可將豆花加熱,搭配無糖豆漿、紅糖水或薑糖,既可暖身,也不破壞涼補特性。圖/記者陳玲芳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冬天一到,寒冷的天氣讓人想待在暖氣房裡、喝熱飲或吃高熱量的食物。但你知道嗎?這些「暖」習慣容易讓身體積聚「內熱」,出現喉嚨乾癢、嘴巴破、煩躁上火等問題。所以,中醫提倡「冬天涼補」,但方法要巧妙,亦即要選「涼補食材」,如仙草、豆花,熱熱吃既能暖身,又能有效清熱降火。
北市聯醫仁愛院區中醫師林舜穀說,在寒冷冬季,人體因暖氣、辛辣食物或高熱量飲食,仍容易產生「虛火」或「內熱」,導致身體不適。涼補,可以平衡體內的陰陽,而「熱著吃」能讓身體更容易接受,不至於因食物過涼,傷及脾胃。
林舜穀表示,仙草性涼,是中醫常用的清熱解毒藥材。冬天用仙草煮成熱湯,加入少許薑汁或紅糖,可平衡身體的內熱。
豆花的凝固劑「石膏」,也是重要的「清熱」藥材,冬天可以將豆花加熱,搭配無糖豆漿、紅糖水或薑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