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建議旅途中要設法固定時間起床與用餐、多喝水、每天早晨晒太陽。圖/123RF
【本報綜合報導】旅遊是令人期待開心的事,然而出門在外若遇到身體不適,多少會打壞興致。
旅遊中常見的生理症狀包括便祕腹瀉、疲憊感或莫名的不舒服。營養師皮考克提供一系列實用建議,幫助旅行中維持健康不掃興。
旅行總伴隨著異地美食,但滿足口欲的同時,往往也夾雜著許多不適:腸胃問題、失眠、疲倦、心情不穩……這些都是身體節奏被打亂的結果。她建議:「即使旅行充滿變化,也要設法建立規律。像是固定時間起床與用餐、多喝水、每天早晨晒太陽,都是幫助身體『重設時鐘』的好方法。」
即使只是在國內旅行,也可能會覺得肌膚或腸胃對不同地區的水會有所反應。皮考克指出,即使在同一國家,礦物質含量或過濾方式的不同,也會影響皮膚與腸胃。這些細微差異,對敏感體質的人特別明顯,很多人透露水質變化會導致脹氣、冒痘或莫名的不適。她建議旅途中盡可能喝過濾水,並補充益生菌,有助於腸道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