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總統在元旦談話中說,每個產業都強,台灣才會強;所以不僅要發展高科技產業,還要協助傳統產業和中小微企業轉型,進而確保全球民主供應鏈安全與穩定。
國科會主任委員吳誠文日前宣布,要組織晶片台灣隊(Chip Team Taiwan),串連半導體供應鏈,生產人工智能晶片,並以機器人、無人機及太空產業晶片為重點應用與發展項目。
台灣晶片製造技術領先全球,晶片設計領域也居前列。有此基礎,組個台灣隊既順理成章,也易順梯登榮。
可是吳誠文還說晶片台灣隊是協助民主自由友善國家發展系統,建立安全、韌性供應鏈,避開紅色供應鏈。這與賴清德的民主供應鏈思路吻合,卻與市場前景扞格。
台灣經濟與自由貿易是正向關係,中美兩強競爭,台灣被動選邊美國;但考慮現實,就不能忽視紅色供應鏈的潛力,仍應積極拓展市場,讓紅色企業也離不開台灣產業鏈,才更均衡自主。
美國高層官僚曾表態,台積電關鍵技術若落入中國大陸手中是重大威脅,極端情況下,應炸掉台灣的晶圓廠。吳誠文當知福兮禍所依,必須考慮中美博弈時的決絕做法,避免成為中美雙槍的標靶。
晶片隊就業人數占全台總就業人數不足百分之三,所得是其他製造業平均年薪的三倍。台灣想強,顯非晶片隊獨木所能撐持;政府應幫助三成二低薪上班族,脫離月光族困境,有能力儲蓄,以緩和貧富差距擴大勢頭,穩定社情。
醫療台灣隊(Smart Healthcare Team Taiwan)當有可為,甫落幕的台北、上海雙城論壇,簽署了「台北市與上海市推動智慧醫療合作備忘錄」,願藉數位化人工智能、多元化照顧,幫助有限醫事人力能更精準高效地執行業務。
台灣醫療體系較早啟動改革,杜絕紅包陋習,醫病、護病互動柔順,健檢信度高,地區醫院以上多建立數位運用系統,節省醫師巡房、護理師等文書作業時間。大陸物聯網技術細緻,但許多縣市公、民營醫療系統,有財務考量,尚需精進品質。
兩岸若能接納跨域病患轉診,互相觀摩學習,不只能創新醫療產業質量,還能促進兩岸民間友善,舒壓政治對立。
觀光旅遊台灣隊(Tourism Team Taiwan)的輻射面更廣。雙城論壇宣告將積極推動上海居民赴台團隊遊,如能落實,對台灣服務業如餐旅、住宿、特產、交通和各大百貨公司、賣場的廣大就業人口,都是救贖。
服務業占就業市場的比率高於製造業,且會繼續攀升;但從業者薪資卻低於製造業。兩岸團遊中斷後,民進黨政府力推東北、南亞觀光,成效有限。花、東旅遊線正在苦撐待變,西岸景點改爭取島內遊客,都會區辦演唱會帶動商圈商機;但仍止不住夜市歇業潮。
兩岸若能開通服務貿易,台灣業界較具人本規畫,有競爭優勢;這條產業鏈已過了十年苦日子,公部門官僚還忍眾生繼續苦下去?
產業強台灣強是教課書式政見,表象無懈可擊;衡諸國際現實,產業必須有市場才有前景;政府必須恢宏視野,擺脫政黨意識形態拘束產業政策的框架,戮力改革,才能達到台灣強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