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 美麗天鵝之城 文/記者楊金鑫 |2025.01.04 語音朗讀 54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一群天鵝在紅鹼淖湖面上游弋。圖/新華社初冬時節,大批大天鵝來到河南三門峽市的天鵝湖越冬。圖/新華社大天鵝在河南省三門峽天鵝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內棲息。圖/新華社三門峽黃河溼地拍攝的大天鵝。圖/新華社高如意(右一)與記者一同觀察白天鵝。圖/受訪者提供 文/記者楊金鑫當樹葉變得金黃,候鳥們開始踏上征程,越山川、跨河流,開啓周而復始的遷徙之旅。每年十月中下旬,來自繁殖地蒙古國和西伯利亞的大天鵝開啓千里遷徙,奔赴河南省三門峽市,在黃河岸畔四十餘萬畝淺灘溼地棲息越冬。經過近兩個小時車程,透過車窗,記者終於看到了馬奶湖。深秋時節的馬奶湖,微風習習,水草豐茂,成群的鳥兒在蘆葦叢中棲息覓食。馬奶湖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紅慶河鎮,是中國大陸沙漠淡水湖之一,涵蓋了溼地、草原、河流、湖泊、沙漠等多種自然形態。相傳,當年成吉思汗在西征途中路經此地,看到湖水清澈碧波蕩漾,就像聖潔的馬奶傾瀉在地,他流連了好久才離去。後世一位高僧聞聽此事,將這個地方稱作「柒蓋淖」,意思就是飄香的馬奶湖。「你看這片水域生長著蘆葦、香蒲、狐尾藻等植物,都為天鵝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來源,加上這裡地廣人稀,是非常適合做候鳥們遷徙路上的『加油站』。」全國鳥類環誌中心三門峽天鵝湖鳥類環誌站站長高如意說。車剛停穩,高如意迫不及待地下車,拿起望遠鏡朝湖面觀望起來。高站長今年已年過六十,與天鵝打了四十年交道,被當地人稱為「天鵝爸爸」。聊起天鵝,他總有說不完的話。「在大陸能見到的野生天鵝有三種,分別是大天鵝、小天鵝和疣鼻天鵝,均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來河南三門峽越冬的是大天鵝,數量占大陸越冬大天鵝總數的三分之二左右。」「每年秋天,大天鵝陸續從繁殖地開啓遷徙之旅,由北向南,一般三天左右可以飛抵三門峽。」「大天鵝一般以家族為單位遷徙,白天休息,晚上飛行,最喜歡水深一公尺到一點五公尺的溼地,這樣天鵝彎下脖子正好能吃到食物……」高如意說。「快來看!我們發現了大天鵝的身影!」正當記者聽得入神,突然被同行隊員的呼喊聲打斷。記者跟隨著高站長一路小跑來到一片溼地前,拿起望遠鏡望去,上百隻天鵝正在水中優雅地游動,潔白如雪的羽毛如同雲朵飄落在湖面上,細長的脖頸不時地彎曲,將頭探入水中,尋找著可口的食物,不時發出滿足而愜意的叫聲。同行的所有人都被眼前美景所吸引。「白天鵝如期赴約。」高如意微笑地說,「你看那些灰色羽毛的天鵝,牠們是今年五、六月分在繁殖地破殼而出的天鵝寶寶,這是牠們的第一次遷徙之旅。」「不要再往前走了。」看記者想離天鵝再近些,高站長立馬提醒,「天鵝喜歡安靜的環境,人離得太近,牠們很警覺,就會飛走。」就這樣,所有人在原地靜靜地欣賞著這群「白色精靈」……飛在數字世界裡一路上,高站長總是不時翻看手機,這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高站長,手機裡有什麼新鮮東西,一起分享下。」記者好奇地問。「你看,這張地圖上能實時顯示天鵝的飛行軌跡。」高站長介紹,從二○一四年開始,三門峽開展大天鵝環誌工作,透過衛星跟蹤蒐集鳥類的遷徙、繁殖等信息。「目前,已為近六百隻大天鵝佩戴頸環,其中有三百多隻大天鵝同時佩戴衛星跟蹤器。」記者接過手機看到,地圖上自北向南布滿五顏六色的線條。「你可別小瞧這些線條,每一個線條就是一隻大天鵝的飛行軌跡,透過衛星跟蹤器可以顯示牠現在的位置、飛行速度、高度、當地的溫度等數據。」高如意說,一隻大天鵝的數據就能反映出與牠同行天鵝的信息,這可比過去單靠人眼來觀測準確、高效多了,這次追天鵝主要就是依靠這些高科技。在一些保護區,還使用到了紅外觀測、AI識別等技術,為科學保護提供了高效、精準的數據支持。接下來的行程中,我們都在努力尋找這些帶有環誌的天鵝。雖然有衛星定位,但是天鵝飛行速度快,怕驚擾,尋找起來還是費了一番力氣。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還是先後找到了多隻環誌大天鵝。令人驚喜的是,在找到環誌一百一十號大天鵝時,我們發現另一隻天鵝形影不離地常伴在牠身邊。兩隻天鵝時而一起覓食,時而一起在水面上悠閒地游來游去,時而交頸摩挲。「這隻一百一十號大天鵝是在二○二二年二月九日進行環誌的,牠當時就已經成年,今年應該至少五歲了。牠身邊形影不離的那一隻天鵝,很有可能就是牠的伴侶。」高如意一邊翻閱環誌紀錄,一邊推測道。「天鵝一生通常只有一個伴侶,如果其中一隻不幸身亡或消失,另一隻往往會選擇孤獨終老,所以人們都把天鵝比喻成忠貞愛情的象徵。你看這一對還真令人羨慕!」同行的女隊員說。天鵝移民 用翅膀來投票跟隨衛星定位一路向南,我們來到了紅鹼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鹼淖位於陝西省榆林市神木市與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之間,是大陸最大的沙漠淡水湖,也是大天鵝飛往三門峽路上最後一個大規模遷徙停歇地。正值秋末,遼闊的沙漠草甸深處,一望無際的水面上,數千隻天鵝猶如繁星點點。陝西紅鹼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賀和平說,近十天,每天監測到的大天鵝都在一千隻以上,最多的一天超過了三千隻。「每年遷徙季,在紅鹼淖停留生活的鳥類超過五萬隻,並且數量還在不斷增加,紅鹼淖已經成為候鳥遷徙途中的重要『中轉站』。」賀和平說。愛鳥護鳥意識增強「溼地保護中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麼?」記者問道。「易地搬遷,讓農民離開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賀和平脫口而出,搬遷工作從「二○一六年開始,目前完成了四百八十多戶生態移民,八處規模養殖場搬遷,二十六處天然氣井退出。「剛開始老百姓肯定有抵觸情緒,工作人員就挨家挨戶做宣傳,更重要的是充分保證農民的利益不受損。為此集中建設了移民新村,讓大家住上新房的同時還有活幹。」「現在大家愛鳥護鳥的意識增強了,明白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我們的工作也輕鬆了許多。」賀和平說。目前,紅鹼淖棲息的鳥類由原來的一百七十五種增加至一百九十五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十二種、二級保護鳥類三十三種。黃河之戀愜意時光行程最後一站,是黃河之畔的河南省三門峽市。初冬時節,記者和高如意漫步在三門峽天鵝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湖面上,經過一路南遷陸續到達的大天鵝,正在湖光山色間戲水高歌,怡然自得。湖岸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正忙著拍照,定格美麗瞬間。「一九九○年代,天鵝湖就是一個臭水溝,臭氣熏天、汙水橫流,有人路過都必須掩鼻。經過治理,現在成了一個美麗的天鵝湖。」高如意笑著說,環境好不好,天鵝是會用翅膀來投票的。良好的生態、適宜的氣候、安全的環境、充足的食物,三門峽黃河溼地已由原來的天鵝遷徙停歇地變為越冬地。天鵝棲息地由四處增加至九處,越冬大天鵝數量從十年前的二千餘隻增加至一點六萬餘隻,成為大陸最大的白天鵝棲息地和觀賞區,三門峽因此有了「天鵝之城」的美譽。「在繁殖地,大天鵝要進行築巢、交尾、產卵、孵化、育雛,是非常忙碌的。而每年十一月分到次年三月分,在三門峽棲息越冬的時間裡,大天鵝可以『談戀愛』,休養生息。可以說,大天鵝一年中最愜意的時光是在三門峽度過的。」高如意說。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前一篇文章 萬里茶道 一葉飛越萬重山 下一篇文章 【大陸社會觀察】 柴古唐斯越野賽 翻紅小鎮人文經濟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5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陸產業發展】二次元之都 愛是消費力【大陸產業發展】千年秦淮的燈彩經濟【考古的故事】陶寺的調查研究報告【大陸產業發展】千年古城 變身玻璃器皿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