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兩岸領導人援例發表新年談話,有關兩岸內容著墨不多,看不出兩岸關係有何新氣象。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全國政協發表新年講話,接著通過媒體提出新年賀詞,分別向台灣同胞賀年,提及兩岸同胞一家親,誰也無法割斷血脈親情、阻擋統一大勢。寥寥數語,頗顯軟中帶硬立場。
賴總統今年元旦發表的新年談話,指中國是威權政體,威脅國際秩序,嚴重影響印太及全球和平穩定。台灣必須居安思危,提高國防預算,強化國防力量,展現保護國家的決心。全球民主陣營應攜手合作,撐起「民主保護傘」,共同維護台海穩定和印太安全。
賴總統新年談話表明台灣站在民主陣營,對抗威權政體,通篇陳述不見兩岸新局視野。
去年十二月在台北市舉行的台北、上海雙城論壇期間,一度有望開啟低迷多年的兩岸機會之窗。來台與會的上海副市長華源釋出上海將積極推動上海居民赴台團隊遊的訊息,大陸國台辦跟進表示樂見早日恢復大陸居民赴台旅遊。上海市逾二千四百萬人,比台灣人口還多,對於恢復兩岸觀光旅遊曙光乍現,國內旅遊業者咸表歡迎,盼能盡快迎來沉寂許久的觀光商機。
台灣方面不願主動接球,態度保留,靜觀其變。陸委會聲稱要等到大陸文化和旅遊部正式宣布之後才作出回應。
賴總統元旦談話建議先由台灣的台旅會與中國的海旅會進行談判,觀光署表示將視大陸文旅部正式宣布開放具體情況或經由觀光小兩會協商,並稱準備工作均已就緒。
賴總統元旦談話後接受媒體訪問時提出,極權主義愈集結,民主國家就應更團結,面對來自極權國家對印太、世界和平的影響,台灣和民主國家應該更加團結,強化國防國安、守護民主、打造更強韌的民主供應鏈。
在美國總統拜登任內,突顯民主/威權、自由/專制,要結合世界民主國家共同應對俄中,與盟友在關鍵供應鏈上加強合作。
隨著拜登下、川普上,拜登政策很可能人走政息。川普多次聲稱與習近平關係良好,還打破慣例邀請習近平出席其就職典禮,種種舉措,促使台灣思謀策略必須與時俱進,在美中互動新架構中尋找恰當位置;如果只是迎合拜登舊路線,未必契合川普新政局。
盱衡川普對待同為民主陣營盟友方式,頗具「美國優先」特色,川普的「美國再次偉大」,竟將矛頭指向盟友,如把加拿大納入美國第五十一州、杜魯多總理出任加拿大州長;買下丹麥所屬的格陵蘭;收回巴拿馬運河控制權。
川普數度重申上述觀點,顯非一時不察失言。對待盟友尚且不顧外交禮儀不斷言詞羞辱,何況他曾以「桌子、筆尖」比喻中國和台灣,我們豈能不戒慎恐懼。
守護台灣、守護民主,對內凝聚同溫層容或有用,若置放在國際、兩岸之中,並非因應新變局的萬靈丹。海基會董事長吳豊山就任之初即向對岸喊話,期望與海協會同步堆疊善意,攜手揮別柳暗,迎向花明。面對當前兩岸政治僵局難解,吳豊山對兩會柳暗花明的期許過於樂觀,倒不如先從恢復兩岸團隊旅遊做起,大陸已表達樂觀其成,我方是接下和平橄欖枝,抑或拒接帶刺的玫瑰?僅在決策者的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