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向特質區別

文/許庭韶 |2025.01.02
437觀看次
字級
圖/123RF

文/許庭韶

心理學家榮格認為,內外向特質最主要有兩個區別:第一個是精力恢復的方式,第二個是對刺激的反應。

精力刺激 性格有別



性格外向的人,比較傾向從外界獲取能量,就像是太陽能板發電一樣,需要有外界的光,才能產生能量,所以他們需要透過與人連結、向外拓展、與人交談,需要四處走動走動,來獲取更多的精力!

而性格內向的人,就傾向從內來獲得能量,他比較像是一個充電電池的概念,他並不太需要外界的刺激來充電,而是需要靜靜的待著,節約用電,透過適時的休息,來重新充電、獲取能量。所以很多內向性格的人,不太喜歡待在人群中,甚至常常會想要逃離,這都是很正常的!因為他們更容易在獨處狀態當中恢復精力!

活動思考 看出傾向



黛博拉詹森博士,在《美國精神病學期刊》提出了一篇非常經典的研究,他發現性格內向者與外向者之所以會有差異,最主要是因為使用了不同的大腦神經傳導路徑,所以影響了我們專注的傾向。性格外向者,大腦的內在活動比較少,更專注在從外界的世界蒐集資訊,運用較短而迅速的多巴胺神經傳導路徑(內向心理學)提供能量。所以他們會很渴望外在的刺激,喜歡交談,成為公眾注目的焦點,會感到精力十足!

也因為有短的多巴胺神經傳導路徑,通常外向性格的人短期記憶比較好,他可以迅速地思考問題,所以在參與集體討論的時候,或是接觸新穎的事物,他都會感覺到很有活力,也會表現得比較突出!

而性格內向者的大腦則有比較高程度的活動與思考,會被既長又慢的乙醯膽鹼神經傳導路徑所支配!簡單來說,內向者因為在大腦神經迴路比較長,可能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吸收新資訊,並回到長期記憶去整合與提取經驗,才有辦法進行回應。所以一旦接收太多的刺激,就很容易表現得呆滯、心神不寧或者是疲倦,很像是電腦一次開太多的網頁,就很容易過熱當機。所以時常需要休息,才能夠重新恢復精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