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賦所證】根脈華蓋 日出所本

文/嚴慕容 |2024.12.29
2771觀看次
字級
如意輪觀音像,現為日本奈良博物館收藏。 圖/中華華蓋藝術文化研究協會
金剛峯寺平安時代的大日如來坐像與天蓋。 圖/中華華蓋藝術文化研究協會
日本奈良真言宗室生寺的如意寶珠曼荼羅圖,是結合皇家與佛教圖像的華蓋。 圖/中華華蓋藝術文化研究協會
日本飛鳥6世紀末正倉院的花葉紋刺繡天蓋垂飾殘片。 圖/中華華蓋藝術文化研究協會
國家級的大寺「大安寺」精美絕倫的華蓋嚴飾。 圖/中華華蓋藝術文化研究協會
建於1594年的根來寺,是新義真言宗總本山。 圖/中華華蓋藝術文化研究協會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過去七佛圖像的頂大華蓋。 圖/中華華蓋藝術文化研究協會

文/嚴慕容

佛教「華蓋」溯源,漢時期佛教透過罽賓道由印度東傳至中國。西元六世紀中葉,佛教由中國經百濟傳至日本,初期弘揚以聖德太子(574—622)為主,定佛教為國教,規定全民「篤敬三寶」,闡明佛教為「四生之終歸,萬國之極宗」,奠定日本佛教的基礎。

「華蓋」是佛教莊嚴具與佛法器,亦是以佛陀意象表法呈現的重要象徵。建立於618年的唐朝,實行開明的文化政策,海納百川,廣泛吸收世界文明精華,融和佛教、道教、儒學三體,兼收並融的文化特點與世界接軌,人源紛紛湧入唐朝,首都長安成為世界文明的大熔爐,對各國產生了強大影響,大和國便是其一。華蓋根脈亦藉此交流傳入日本。

日本華蓋 根脈傳流

在日本收藏古代文物的機構中,以「正倉院」藏品最為獨特,種類與數量最俱全、等級最高。其中大部分器物來自中國唐朝。

正倉院寶物的緣起:天平勝寶八年(756年),日本聖武天皇駕崩,光明皇后期望天皇能速往盧舍那佛的世界「花藏之寶剎」安住,向東大寺大佛(盧舍那佛),奉獻了包括天皇故物的六百餘件寶物。正是如古典文學專家傅芸子先生1930年代赴日講學,考察了正倉院後,在《正倉院考古記》一書中寫道:「吾嘗謂苟能置身正倉院一觀所藏各物,不啻身在盛唐之世!」

正倉院除了日本本土的珍寶外,更有盛唐期從中國漂洋過海的四百多件文物珍品,因此被稱為「絲綢之路的終點」。2019年東京國立博物館「正倉院的世界」展覽中,正倉院寶物編號:「北倉182-8/46號」飛鳥時代六世紀尾,名為「花葉文刺繡天蓋垂飾殘片」,正是筆者重點華蓋復原件之一。

藉由這片縱33.5公分,保存完整的天蓋繡片,窺見唐代文獻記載中:「織繡應用於繡作佛經、佛像與華蓋的宗教供養技藝為最。」並找出唐代華蓋織繡藉由佛教傳入日本的軌跡,與正倉院寶物為中日交流的確證。

華蓋團隊致力於透過對考古發掘提取的歷代紡織品的工藝技術,把繡片復原。亦將其他如唐代天蓋的軸部、骨架殘件再組構,將奈良時代八世紀—50號「紫地花鳥連珠七寶繫文錦天蓋垂飾殘欠絹製緯錦」與51號「縹地葡萄唐草紋綾天蓋垂飾殘缺絹織綾」華蓋原貌複原。

形神兼具 實境莊嚴

從華蓋溯源的印度時期,華蓋早期出現在石窟、佛塔建築中,多以泥塑、石雕、花磚瓦等方式呈現。亦從石窟寺的牆面、天花與梁柱結構,及門窗裝飾上看到繪畫形態的華蓋蹤跡。到了中國,實體石雕建築部分的華蓋減少了,多以石窟寺內壁畫方式呈現。

現實生活中,經過戰亂與人為破壞,加上織品部分年代久遠的風化損毀,以實體部分留下的華蓋,除了藏傳佛教以法器物莊嚴保護下僅存的幾座外,幾乎遍尋不到。因此日本現今可見的華蓋,值得訪究。



大和昭昭 華蓋現蹤

日本民族惜物整潔的天性,保存了世代的華蓋,如今仍在寺廟大殿、佛頂,以莊嚴法器物聖化空間,實屬珍貴。亦為華蓋的真實樣貌與神性化的存在,揭開了神祕的面紗。

楓迴古佛 華蓋行記

筆者於2024年11月,深秋楓紅之際,至高野山、奈良、吉野山尋華蓋蹤跡,從日本高野山真言宗為主的寺廟根源探祕研調,探訪根來寺、奧之院、金峰山寺、東大寺、正曆寺、海住山寺、圓成寺、法隆寺、中宮寺,與奈良正倉院、奈良博物館、靈寶館等三十七間寺廟與博物館。

飛鳥巡珍 白鳳創藝

此行探祕主以佛教由唐朝傳入日本,對應飛鳥時代、白鳳時代到奈良時代的華蓋蹤跡。考證紀實如1594年建的真言宗總本山根來寺,戶外華蓋為九層相輪,二層瓔珞,十一層組成之佛塔頂傘蓋,屬國家文化財;室內華蓋位於大殿主神殿堂中心。

華蓋實現 處高境尊

位處戶外建築、庭院的華蓋,為寺廟本體塔剎頂與摩尼寶珠、相輪、瓔珞等組合的塔寺型態,有寶塔寺、經幢、石燈籠柱等。室內為主大殿廳、主神殿堂中心、佛尊、菩薩頂上華蓋,檀座上舍利塔頂與鏈繩鈴鐸組合,及壁面、柱梁、天花與佛典故事中華蓋示法之壁畫、懸掛畫(彩繪、描金、刺繡、雕刻等)、金銅幡、押出華蓋銅板等。

音香裊繞 蓋出攝心

在日本古老寺廟中,幾乎都可見到實體華蓋的蹤跡 ,現代新設重修寺廟,華蓋必現身展法,真正落實在莊嚴聖化佛空間。佛教法義教傳、梵音唱誦、薰香裊繞的佛教聖殿中,華蓋法器富麗現身,令禮敬參拜者心生感應,威儀攝受、身心清涼、倍生恭敬心。華蓋法器,隨佛行住,護佑眾生,離苦得樂,永保安康 。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