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法與義理─佛教對空有的看法 4-1

文/星雲大師 |2024.12.24
974觀看次
字級
我們世間所認識的「有」不是真有,「空」更不是真空。譬如我們以為有自己、有他人,有山河大地、田園財產等,而這一切不過是幻相而已。圖/123RF

文/星雲大師

時間: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十六日 地點:彰化縣政府大禮堂



在佛教裡,「空」和「有」是個不容易表達,也不容易深入的意境。一般人用二分法把「空」、「有」的關係一刀兩斷,認為「空」和「有」是截然不同的境界,「有」就不是「空」,「空」絕不可能「有」;這是很膚淺的觀念。

佛陀時代有一種外道,認為世間的一切常有不滅,和「空」完全無關,這就是執常的「常見外道」;另外有一種外道認為宇宙萬象一切皆歸於幻滅,和「有」沒有關連,這是執無常的「斷見外道」,相當於現代的虛無主義者。從佛教立場來看,執持常見固然錯誤,執取斷見也不正確,這種「空」並不是真正的「空」,而是「斷滅空」、「頑空」。

佛教認為「空」、「有」是一體兩面,像手心和手背一樣,兩者相需相求、相生相成;又譬如孿生兄弟,焦不離孟、孟不離焦──從「有」之中可以體悟到「空」的妙諦,從「空」裡面又可以認識「有」的義蘊。

「真空妙有」,是佛教對「空」、「有」關係的如實詮釋,以下分成四點說明「空、有」:

一、如何了解「空」、「有」的意義?

佛法講求明心見性,不在形體上求,不在名相上求,必須在本體自性中見人之所不能見,明人之所不能明,要能撒手懸崖,踏破虛空,才能得到大解脫、大自在,遊於諸佛畢竟空的真理境界;要了解「空、有」,也須用這樣的方法。

了解「空」、「有」是求得解脫之道,但是「空」、「有」的真諦不容易理解,沒有透過精進修行,體認「空」的真正道理,所認識到的「空」是對立於「有」的假空,而不是真正的「空」。真正的「空」是超越有無對待的。

事實上,我們世間所認識的「有」也不是真有,「空」更不是真空。譬如我們以為有自己、有他人,有山河大地、田園財產等,而這一切不過是幻相而已。又譬如你我之間好像沒有什麼東西橫梗在中間,至少表相上是「空」的;其實在我們之間充滿了肉眼所不能見的二氧化碳、微塵、水分子、電波……以及肉眼所不能感覺的精神交流,如渴慕、企盼、矚望、關切等,這些實相上是「有」,只是被人眼的盲點蒙蔽而望不見,可是它依然存在。

要了解「空」、「有」的意義,就不能在表相上打轉,要深入本心,大破大立。

以下分三個層次來說明:

(一)「空」是什麼?「有」是什麼?

「空」,是大乘佛教無限的意義。「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諸法因緣生滅的道理,就是「空」;觀五蘊無我、無我所,是「空」;知一切諸法實相之畢竟空,是「空」。用最簡單的話來說:「空」就是般若智慧,由此可以了悟宇宙人生各種存有的真相;「空」更是一種正見,能由現象界存有之中發覺本體空無的真諦。

《釋摩訶衍論》中曾論虛空十義,它雖然不能將不住有、不住無的空義淋漓盡致的描繪出來,但在人類的語言中,可說已經說得很中肯了。所謂虛空十義,即:



1.「空」有無障礙的意思,如虛空,雖遍一切處,但絕不障礙任何一色法。

2.「空」有周遍的意思,如虛空,遍滿一切,無所不至。

3.「空」有平等的意思,如虛空,無有揀擇,於一切平等。

4.「空」有廣大的意思,如虛空,廣大、無限、無際。

5.「空」有無形相的意思,如虛空,無有形狀相貌。

6.「空」有清淨的意思,如虛空,恆常清淨,無有垢染塵累。

7.「空」有不動的意思,如虛空,恆常寂止,離一切生滅成壞之相。

8.「空」有絕對否定的意思,把一切有限量的事理徹底否定、消滅。

9.「空」有空空的意思,徹底否定一切自性和摧毀一切空執。

10.「空」有不可得的意思,如虛空,不可取得,不可把捉。



這虛空十義,雖未必能盡述「空」的真義,但對空性的主要性質,確已作了生動的描繪。

有人說:「空是佛教的X光。」這是很有道理的一句話,因為宇宙世間的任何一樣東西,都要經過空的X光加以透視,然後才能體認它的本來真相。一般人所以不能如實地體認萬有諸法,就是因為不能透過空性認識諸法,妄執為實有,有了實有的妄執,又如何能認識諸法的本性呢?

「空」是什麼?我們可以說,空就是「0」,0 本身什麼都沒有,但若將0 放在1的後面,則成為「10」;若將0 放在10 的後面,則成為「100」;放在100的後面,則變成「1000」……可以無限的增加至天文數字。由此可知,一個「0」,你說它沒有用,它卻能生起大作用。「空」也是如此,空好似什麼都沒有,其實,它在宇宙世間,並且能包含萬有。

「空」是什麼?我們可以再說:空是數學中的「X」──未知數,它能代表很多的數字。

「空」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空,因為空是人生之本,是宇宙之體,而阿彌陀佛是真理,真理是阿彌陀佛,所以說空是阿彌陀佛。平常佛教徒經常嘴邊都掛著一句阿彌陀佛,看到小孩子跌倒了,「哎呀!阿彌陀佛!」表示同情、關心。

有人送給你東西,「阿彌陀佛!」表示謝謝。一句阿彌陀佛可以代表一切言詞,空亦如此,能包括一切。如袋子空了,能裝東西;肚子空了,能裝食物;心空了,能容真理。所謂「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這就是空有不礙的無限妙用。

「有」是什麼?是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可以識察到的一切現象。我們看到花開,花是紅色的,有香味,有葉瓣枝梗,花是「有」;看到一隻小狗,牠會汪汪地叫,會跑會咬人,用石頭打牠,牠會痛,狗也是「有」。但這些「有」,只是一種表面現象,是現象有、假名有,即《金剛經》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應該從這個角度來認識「有」。

(二)「空」在哪裡?「 有」在哪裡?

「空」就像愛,「愛」在哪裡?在眼睛?在肌肉?在大腦?在心臟?把這些器官一一解剖後,找得到「愛」嗎?但是,沒有人能否認有「愛」的存在,父母愛子女,丈夫愛妻子……每個人都有愛,愛過別人也被人愛;愛,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可是愛卻是無所不在、無所不包的。「空」就和「愛」一樣,空未嘗空,遍布人間,無處不在。

「空」又像電,電在哪裡?在機器上?在電線中?在插頭上?把這些零件一一拆卸分解,電在哪裡?電無遠弗屆,「空」也橫遍十方。

「空」又像風,風在哪裡?在天上?在山頂?在林梢?在地面?把這些一一獨立分隔起來,風在哪裡?風無孔不入,「空」也豎窮三際。

「有」在哪裡?這裡有沒有人?有!這裡有沒有屋子?有!這兒有沒有花?有!可是,「有」的未嘗有,因為「有」只是一個假相,我們表面上所執著、認定的「有」,從空理上講,從因緣上看,都只是一個虛妄的假相而已。(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